蕪湖婚介所收費情況,經過10年的經營發展,我們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專業的一對一介紹的基礎上,我們嫁接了情感服務,包含情感沙龍、情感疏導、情感陪護,通過“戀愛類型的匹配”、“個性特征相容”、“價值觀相識”、“關系互動和諧”的匹配邏輯和婚戀理念,幫助會員提升幸福指數,找到適合自己的伴侶。
上海市婚介協會發布防范稱,簽訂婚介服務合同時要詳細了解婚介的經營情況、會員情況等,除對約見次數要明確外,更要對約見人員的各項條件詳加約定,每次約見前要讓明確是否符合合同約定條件,不讓個別婚介以單純的約見次數代替其他約見條件,不給個別婚介“魚目混珠”,蒙混過關以可乘之機。另有如“老媽代相親,退費遇難題”的案例。年近十的小張暫未戀愛,張媽媽心急如焚。一日,張媽媽在公園“相親角”遇到了某婚介人員,其稱有辦法能說服小張。于是,在未征得女兒同意的情況下,張媽媽以代理人身份為小張簽訂了為期半年的婚姻介紹服務合同,并當場了服務費2萬元。小張得知后強烈反對。當張媽媽向婚介提出全額退還服務費時,婚介卻表示需扣除30%的服務費作為違約金。母女倆將婚介訴至法院,法院審理后判決該婚介服務合同對小張不產生效力,婚介全額退還服務費2萬元。
另一方面,市婚介協會對消費者投訴較多的婚介典型問題,比如過度宣傳、打賞刷禮物、“地攤紅娘”等進行了梳理概括,形成案例集,向社會公開發布,對個別不法婚介的“花招”予以揭露、曝光,以消費者簽約有風險,付款需謹慎。上海市婚介協會表示,后續將引導更多婚介機構簽訂《合規經營承諾書》,積極履行企業義務和社會責任,對婚介機構出現的問題加大曝光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化、常態化機制,激發婚介行業發展的“內生”力,促進婚介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來源:520因諧音“我愛你”被戲稱為表白日。今天是5月20日,來談談和愛情相關的事。近年來,婚戀“生意”很紅火。但動靜記者近期發現,貴陽的婚介市場魚龍混雜,本應為單身男女提供機會的婚介機構變了味:3-7天可閃婚、誘導高額會費認識高端男性、看人定價PUA消費者、騙婚圈套等情形紛紛上演。這些離譜的“愛情”是如何被買賣的呢?悄然壯大的“閃婚”市場
在記者與工作人員交談中,對方會不斷灌輸一些婚戀觀。比如,“女人要學會讓男人為自己花錢”“男人在女人身上投入的成本越高,就會越重視這個女生”……而有些婚介則會“看人下菜”。一位唐姓女士說,“當時覺得19800元很貴,付不起這么多錢,結果對方詢問我的、額度,后給我定了6800元的優惠價,并讓我分期付款。”
據唐女士透露,當她感覺不對勁時,對方就開始PUA,時間長達個小時。后在對方的誘導下,她就了2000元的定金并簽署了定金合同,后面在網上查詢到這家的評論后希望退錢,但對方直接拒絕。不同的是,孫先生因為還是在讀大學生,經濟能力有限,于是有婚介機構工作人員就為他定了2750元的服務費。他先了250元的定金,后續對方一直發消息催促他補交剩下的費用,當他發現情況不對想要退錢時,對方表示拒絕。業內相關人士提醒,婚戀市場有風險,相親戀愛長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