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童小剪,無論是兒童剪發、兒童燙染發,還是親子剪發、兒推、兒灸等服務,童小剪都能為孩子和家長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讓每一次的理發體驗都成為孩子成長的美好記憶。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參考消息》10月26日刊發文章《那一天,鴨綠江大橋上架起凱旋門》。全文如下:10月深秋,遼寧丹東,鴨綠江碧浪滾滾。中朝友誼橋靜臥其上,凝望江水奔流。今年是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3周年,也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同朝鮮密切配合,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1958年2月,中朝兩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志愿軍1958年內分批全部撤出朝鮮。同年10月26日,后一批志愿軍凱旋歸國。
1958年10月26日,列車駛過鴨綠江畔的凱旋門,志愿軍戰士回到祖國懷抱。(新華社發)這是一場期盼已久的凱旋。1950年,戰火燒過鴨綠江,整個丹東籠罩著戰爭的陰影。數以百萬的年輕人從這里出發,義無反顧,舍生忘死,吹響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角。
在崔曙平看來,傳統建筑組群的保護發展,不單有益于建筑本身,對整個地區發展也發揮著帶動作用。按組群形式留下老建筑,為新舊空間的融合協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有利于展現更和諧、美觀的建筑風貌。記者從省住建廳了解到,對傳統建筑組群的保護發展,是保護工作深化遞進的過程,從鎮村的整體格局、街巷肌理、歷史地段等深化到建筑、以及建筑群的組合關系、乃至背后凝結的非物質文化。先把底數摸清,把這些有保護價值的傳統建筑組群留下來,這是步,也是重要的。繼而通過修繕加固,把傳統建筑組群活化利用起來,為地方發展注入活力,促進鄉村振興。堂上、本堂、朱氏宗祠,南京江寧區楊柳村有處建筑入選了省級首批傳統建筑組群。白墻灰瓦,磚木結構,上下兩層,進路院落……21日,記者來到楊柳村率先修繕、活化利用的堂上傳統建筑組群,細雨映襯下,仿似走進水墨畫中的江南古民居,房屋木雕、磚雕、石雕都極為精美。
“堂上”傳統建筑組群,始建于清代,相傳是清朝“金陵大商”之一朱候山為他個兒子所建的個堂,分別是思承堂、禮和堂和樹德堂。,這里先后被作為原海軍第醫院、秣陵中學、龍都中學等。該傳統建筑組群共有房屋140余間,占地面積5600平方米,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2007年,江寧區出資1000多萬元對‘堂上’進行了修繕,朱氏宗祠也完成了修繕。古建筑‘年一小修’‘年一大修’,修繕成本投入大,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承擔。村里有9棟這樣的宅院,剩下7處還未修繕。”南京楊柳湖文化發展有限辦公室副主任周群說。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傳統村落和現代人居需求發生沖突,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正在逐步瓦解,瀕臨消亡。各地在傳統建筑群保護上存在差異,這與地方歷史、財力、重視程度等多因素有關。江蘇首次公布的傳統建筑組群名錄中,蘇州占據了幾乎一半。蘇州吳江區震澤鎮城建辦主任毛貴牛介紹,從2013年開始,鎮級財力每年會在古鎮保護上投入兩千萬元。古鎮保護與下一步發展,將把散落在古鎮的各類文保建筑、歷史遺留串聯,進一步完善整個古鎮的基礎設施,更好地服務于周邊居民。水系沿線的傳統建筑修繕保護是其中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