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婚姻介紹所找老伴,公司地址:蕪湖鏡湖區長江中路15號世茂濱江雙子寫字樓1010-1011室服務熱線:0553-3849525;13865537287(微信電話同號)。
據了解,截至目前,百合佳緣網線下直營店已有26家,合作商近200家。縱觀這十幾年互聯網婚介的發展軌跡,以及人們擇偶觀的變化,吳琳光總結道:前5~8年,適婚人群為“70后”和“80后”,那時網站的內容都是身高、學歷、車、房等硬指標的,這反映了那個年代的人們對于硬指標的追求;2010年后,為滿足用戶的獨特需求,網站增加了搜索框,“溫柔”“會做飯”“公務員”“不抽煙”等詞匯“上榜”,那個年代的人除了要求硬指標,還有了自己的個性需求;近年來,網站形式再次突破,用戶可以把自己類似微博、、小視頻的內容發到網站,大家用間接的方式去判斷自己是否喜歡這個人,對于物質條件較好的“85后”“90后”,車房學歷不重要,重要的是興趣愛好。
在紙媒征婚啟事發展蓬勃興旺的20世紀90年代,隨著彩色電視機在家庭中的普及,電視征婚節目出現了。20世紀90年代初,北京臺的《今晚我們相識》成為早開辦的婚戀類節目,被視為改革開放的代表性事件之一,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真人出鏡演繹日常生活的短片,配上介紹個人情況的畫外音,還有主持人的面對面采訪,直觀的畫面給觀眾帶來的是真實可信的感受。社會大眾的婚姻觀念更加大膽與實際,人們不再認為公開征婚有損臉面,必須遮遮掩掩,而是發現,充分表達自我更容易找到合適的伴侶。20世紀90年代末,以湖南電視臺《玫瑰之約》為首,相親節目開始出現在電視熒屏上。形式大多為幾對單身男女同時出現在演播現場,通過主持人引導提問,嘉賓相互交流觀點。此時的相親節目,與其說是征婚,更像是真人秀,嘉賓表達自我觀點、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的畫風,比起單純自我推銷式的征婚類節目更容易吸引觀眾。
發展至今,隨著互聯網傳播速度的加快與傳播范圍的加大,以及收視率與率的壓力,相親節目的類型與規則可謂愈加豐富多彩。選秀類的相親節目并未退出激烈的收視競爭,又出現了帶著父母相親的代際相親模式,幾對單身男女同處一室共同生活一段時間的真人秀模式等等新奇的節目形式。如今的相親節目更像是人們展示自我觀念與個人優勢的平臺,對于日趨重視婚姻質量的當代人來說,充分展示自我、表達情感需求,更容易尋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侶。
吳琳光所說的世紀佳緣,創辦于2003年。彼時,正在讀研究生年級的龔海燕為解決周圍同學、朋友找對象難的問題,萌生了這樣的創業理念。世紀佳緣的創辦在當時引起了很大反響,網站人數在短時間內呈幾何級攀升,龔海燕也因此被譽為“網絡紅娘人”。互聯網婚介從此走進人們的視野。2005年,百合網和珍愛網兩家在線網站相繼成立。2006年,剛剛從國外讀書回來的趙靜就職于一家外企,找男朋友成為26歲的她工作之余重要的一件事。但受工作和生活圈子所限,趙靜認識有同樣需求的男孩不多,又不愿意接受父母和親戚給介紹的人選。因此,她走進了婚戀網站。“我是在百合網的,那會兒就是填一些基本資料,也沒交多少錢。網站會不斷給推薦相應的男孩。”相比于一些女孩難于從線上走向線下,北京女孩趙靜比較看得開,“既然要找,就必須見面呀!吃飯AA,約在公共場合聊天,有眼緣就繼續交往,不成就散。”陸續地,她見過6個男孩,有的見了一次就結束了,有的又繼續見了幾面,直到遇到了她現在的老公。
“互聯網婚介的迅速崛起緣于它真正解決了用戶的痛點。”吳琳光分析說,21世紀開始,城市化發展讓大量人群涌進大城市,原有的社交圈子被打破,找對象的圈子受到極大限制,“而互聯網正可以幫你解決‘認識’的問題。”同時,吳琳光認為,互聯網優勢明顯:,把大量的單身人士篩選出來;第,通過基本資料可對對方有一個大概判斷;第,避免熟人介紹的尷尬。可以說,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們找對象的種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