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環控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針對如何防止水產養殖疾病的滋生做出了長時間研究,經過幾年時間的不斷反復研究,發現病毒的滋生主要是因為養殖水體質量變差惡化造成的,很多的病毒在養殖水體質量差的環境中會顯得異常活躍。同時廣州環控經過幾年時間的研究發現,水產養殖戶們所做的防護措施根本是治標不治本的,可能短時間內有效,因為他們根本沒有一整套完整的系統去維持水體環境質量。
在低鹽度或淡水中養殖凡納濱對蝦時,必須對蝦苗進行淡水馴化。在育苗室淡化速度每日鹽度降低不超過5,降至5時便可直接向微鹽池塘中放苗。在淡水池養殖,應選擇在鹽度1以下水中穩定培育3天以上的蝦苗,亦可先向池塘內加入20~30厘米的淡水,再用出鹽前的鹵水或海水素(精)調節至適宜的鹽度放養蝦苗,經數日暫養后,再逐日加入淡水。除直接放養外,尚可對幼小的蝦苗進行中間培育,其好處是放養大規格蝦苗的成活率較穩定,便于養成期的管理,而且可以延長養殖期,在露天池尚達不到放養水溫時,可先將蝦苗放在有塑料大棚或其它升溫條件的池內暫養一個時期,待露天池水溫上升后再分池養殖以延長養殖期。中間培育的放苗密度可是養殖池的3~5倍。
循環水養殖技術是否成熟,我用幾個數字來回答。一個是循環水養殖的理念在國外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人提出,開始應用于生產是在70年代,而早在80年代就由一批學者引入中國并進行嘗試。彼時由于配套硬件設施的落后以及用電成本過高的原因無法持續。進入2000年以后,伴隨著一系列設備的國產化以及電費成本的下降,循環水養殖逐漸在各地遍地開花。產業需求推動著技術進步,而技術的完善反過來又刺激了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