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動刀柄,一般有分為兩種結構:1、軸向浮動刀柄:根據加工范圍,軸向浮動范圍從壓縮5~,拉伸從7~。對一些浮動刀柄的檢測,能夠產生°以上的角向浮動。2、徑向浮動刀柄:這是一種通常用于多軸機床和自動傳輸線的刀柄;根據加工直徑范圍的不同,有分為徑向浮動值從。但這種刀柄沒有軸向浮動功能。浮動刀柄高速時會有震動問題,不能使用高的加工參數;浮動刀柄壓縮量,會制約螺紋加工的深度精度的穩定性,對高精度孔深的螺紋要慎重考慮使用。適用的條件有5種:1、主軸回轉精度良好,但Z軸移動有微量的偏差;2、Z軸移動精度良好,但主軸回轉精度有誤差;3、主軸回轉和Z軸移動同步功能都有誤差;4、工件-夾具系統在加工中有微量的變化偏差(包括①、旋轉又分為工件的旋轉和四軸的旋轉精度;②、工件的X、Y軸少量松動;③、工件彈性變形);5、以上問題的綜合。 根據幾何形狀絲錐可分為直槽絲錐、刃傾角絲錐和螺旋槽絲錐。杭州機用絲錐攻絲
當加工出現問題時,國內大部分用戶是降低切削速度和減小進給量,這樣絲錐的推進力度降低,其生產的螺紋精度因此被大幅度降低,這樣加大了螺紋表面的粗糙度,螺紋孔徑和螺紋精度都無從控制,毛刺等問題當然更不可避免。但是,給進速度太快,導致的扭力過大也容易導致絲錐折斷。機攻時的切削速度,一般鋼料為6-15m/min;調質鋼或較硬的鋼料為5-10m/min;不銹鋼為2-7m/min;鑄鐵為8-10m/min。在同樣材料時,絲錐直徑小取較高值,絲錐直徑大取較低值。山東絲錐絲攻絲錐的涂層對絲錐性能的影響非常明顯,不過目前多是制造商和涂層廠家單獨配合研究涂層。
絲錐改制后應用效果(1)工作效率的提高。通過在原有絲錐基礎上,進行角度的修磨改制,可達到一次加工小孔M3mm螺紋30個以上,質量得到有效保證,提高工作效率數倍。(2)生產費用的降低。日本進口度M3OSG絲錐一組(2個)500元,大約可加工10個孔,而我單位標準絲錐一組(2個)200元,也只能加工5個孔左右,每組絲錐可節約費用300元。加工10件零件需攻絲80個M3-6H螺紋,需使用標準絲錐16組,需要3,200元的費用。而使用改制后的絲錐需3組就可完成,節約絲錐的費用2,600元。(3)加工技術的提高。在D406A超度鋼上,加工小螺紋孔的經驗不足。通過該零件上8-M3-6H螺紋孔的加工,總結出合理的角度,積累了改制絲錐的經驗,為今后小直徑螺紋孔加工提供參考的技術經驗。
英制螺紋:英制螺紋是螺紋尺寸用英制標注,是美國、英國與加拿大根據統一的體系開發的。公制螺紋:根據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系統開發的,是全球公制螺紋的標準。(1)完美應用攻絲過程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工件設計、絲錐設計、應用。其目標是降低切削力,同時絲錐強度達到比較大。(我們推薦你關注“機械工程師”公眾號,時間掌握干貨知識、行業信息)(2)平衡各種選項:必須兼顧應用的方方面面。(3)絲錐設計要點1)對于形成長屑的較軟的粘性材料,絲錐結構簡單、前角和鉤形角度較大、后角和避空較大、自由切削、易于崩刃、絲錐整體較脆弱、容屑空間大。2)對于硬性材料絲錐具有重載結構前角和鉤形角度小鏟背和后角小切削壓力較高刃口設計粗壯,減少崩刃橫截面大容屑空間有限(4)絲錐設計需考慮的因素:絲錐槽型、刀具材料、表面強化處理。這些設計特點必須保持平衡,才能提供適當的切削,切屑控制,潤滑和扭轉強度。 絲錐是加工內螺紋常用的工具。
主要材料,數控刀具設計,熱處理情況,加工精度,涂層質量等等。例如,絲錐截面過渡處尺寸差別太大或沒有設計過渡圓角導致應力集中,使用時易在應力集中處發生斷裂。 柄、刃交界處的截面過渡處離焊口距離太近,導致復雜的焊接應力與截面過渡處的應力集中相迭加,產生較大的應力集中,導致絲錐在使用中斷裂。例如,熱處理工藝不當。絲錐熱處理時,若淬火加熱前不經預熱、淬火過熱或過燒、不及時回火及清洗過早都有可能導致絲錐產生裂紋。很大程度上這也是國內絲錐整體性能不如進口絲錐的重要原因。對于高的強度的工件材料,絲錐的前角和下凹量通常較小,增加切削刃強度。寧波絲錐螺旋尖頭
帶油槽擠壓絲錐適用于所有工況,但通常小直徑絲錐因制造難度不設計油槽。杭州機用絲錐攻絲
標準絲錐的切削錐部分的前角小于齒型前角,原因分析如下:標準絲錐在磨制切削錐時,會把切削錐部分齒型高點磨去一部分,由于標準絲錐容屑槽是圓弧形的,為切線前角,所以在磨除切削錐高點時,切削錐前角急劇變小,大約是齒型前角的 1/3。因此,在切削鈦合金時,切削錐前角相對不夠鋒利,攻絲時刀具對材料擠壓過大,使切削區溫度升高;又由于鈦合金導熱性差,導致切削熱不能及時散出,造成外冷內熱,底孔收縮,從而絲錐被“咬死”折斷,若利用標準絲錐攻絲就必須對其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杭州機用絲錐攻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