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疫系統中,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肥大細胞等均可以產生外泌體。研究表明免疫細胞來源的外泌體能夠明顯影響機體的免疫調節機制,包括調節抗原呈遞、免疫激huo、免疫監督等。不同免疫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功能不同,以樹突狀細胞(該細胞具有免疫刺激能力,是目前能夠激huo初始T細胞的抗原遞呈細胞)來源的外泌體為例,其外泌體的免疫刺激作用取決于來源細胞的成熟狀態。成熟的樹突狀細胞外泌體內包含能夠直接激huoT細胞的MHCclassⅠ和MHCclassⅡ,共刺激分子如CD40、CD8、CD86和熱激蛋白,這些分子使樹突狀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具有抗原呈遞、調節免疫響應的生物功能。外泌體及其攜帶的組分參與肝臟細胞的增殖、再生和遷移等生理過程,在肝臟疾病和肝損傷中起著重要作用。細胞上清外泌體miRNA測序
在20世紀80年代,外泌體被描述為從網織紅細胞分泌的內體來源的囊泡。人們對這些細胞外囊泡的興趣逐漸增加,因為它們似乎參與了很多細胞過程。外泌體攜帶蛋白質、脂質和RNAs,介導體內不同細胞類型之間的細胞間通訊,從而影響正常和病理狀態。只有近,科學家才認識到將外泌體與其他類型的細胞外囊泡分開的困難,這排除了特定功能對不同類型分泌的囊泡的明確歸因。為了闡明這個復雜但正在發展的科學領域,該綜述著重于外泌體和其他分泌的細胞外囊泡的定義。討論了它們的生物發生,分泌及其后續的命運,因為它們的功能依賴于這些重要過程。CD81外泌體慢病毒包裝近些年關于外泌體研究很普遍。
胃病作為一種常見的惡性瘤,在亞洲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胃病的臨床診斷方法與結腸病相同,主要依靠內窺鏡,早期胃病的癥狀并不明顯,且臨床常用的瘤標志物對胃病患者特異性與敏感性均較差,因此,胃病往往發現于晚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轉移。研究者發現胃病細胞高表達CD97并可經外泌體分泌的方式調節瘤細胞的MAPK信號通路,促進瘤細胞的增殖與侵襲。外泌體中CD97的檢測成或許能成為一種有潛在價值的胃病診療工具。胃病細胞能選擇性地將let-7包裝到外泌體中,并釋放至周圍環境中,促進胃病的惡性進展。胃病細胞外泌體可作用于抗瘤的T細胞,抑制AKT的活性。外泌體與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揭示了瘤抑制免疫功能的潛在機制。在另一項被認為有潛在胃病診斷價值的lnRNA的研究中,通過對胃病患者、胃上皮異型增生與健康人的比較發現,LINC00152在胃病患者的血液中可被檢測到高表達,且手術前后有明顯變化。血清LINC00152主要存在于外泌體中,在外泌體的保護下,可以穩定保存,血清外泌體LINC00152具有胃病標志物的潛能。
姜黃素的臨床應用也存在著問題,比如其水溶性差,在體內代謝快速以及易被快速清chu。利用鼠淋巴瘤細胞系(EL-4)的外泌體作為姜黃素的載體,可以提高姜黃素的溶解性、穩定性以及生物利用度,將姜黃素和載有姜黃素的外泌體腹膜內注射到脂多糖(LPS)誘發的敗血性休克的小鼠模型中,結果顯示經外泌體運載的姜黃素可促進小鼠肺部抑制免疫反應的CD11b+Gr-1+細胞的凋亡而表現出抗yan癥的效果,而單純姜黃素的注射不能起到促進CD11b+Gr-1+細胞的凋亡效果(與注射PBS的對照組類似)。研究者還進行了目前常用的脂質體負載姜黃素,與外泌體負載姜黃素對比。脂質體和外泌體均具備作為姜黃素的載體的能力,但外泌體由于其更易被Gr-1+細胞吞噬,從而可以起到更好的zhiliao效果。外泌體是內源性和質膜起源的不同類型的膜囊泡。
已經有許多關于外泌體作用的報導,根據這些現象實驗中,從體液和培養上清中高純度提取的高純度外泌體,在活內是否真的能發生作用尚未能確定。確認外泌體生理作用的單獨方法就是明確外泌體的釋放機制,通過促進或壓制釋放機制,分析會引起何種生理作用,這是進一步研究的發展方向。甚至活內的外泌體動態(哪個外泌體遷移至何處)也會成為今后需要努力研究的重要課題。實際上,用PS親和法提取的人白血病細胞釋放的外泌體,其純度與超離心法和PEG沉淀法提取外泌體做比較,PS親和法提取的外泌體,其蛋白特異性檢測可高出10~100倍以上,幾乎沒有混入外泌體以外的蛋白,回收量高,操作重復性好。在過去幾年中,有幾個實驗室報道了各種細胞類型的外泌體分泌,并討論了其潛在的生物學功能。唾液外泌體提取試劑盒產品標準
外泌體的異質性決定了外泌體藥物遞送系統要根據所傳遞治理物質的類型、目標組織的特點等進行針對性的調整。細胞上清外泌體miRNA測序
有研究表明外泌體通過喚醒瘤相關信號通路、誘導免疫耐受、重塑細胞外基質、增強瘤細胞侵襲性和調控瘤微環境促進瘤的發生和發展,外泌體在瘤的診斷上有諸多優勢:外泌體可保護其中的核酸類物質,防止其迅速降解;外泌體的形成與親源細胞的狀態密切相關;針對外泌體內容物的檢測比傳統的瘤標志物更具有特異性;外泌體寬泛存在于多種體液樣本中,以其為基礎的瘤診斷可在病情發展過程中及時監測分子標志物的變化,這種檢測更易監控且樣本更易收集。細胞上清外泌體miRNA測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