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體的提取方法:超速離心法,這是外泌體提取比較常用的方法。超速離心法得到的外泌的體量比較多,但是純度不足,電鏡鑒定時發現外泌體聚集成塊,由于微泡和外泌體沒有非常統一的鑒定標準,也有一些研究認為此種方法得到的是微泡而不是外泌體。過濾離心法,這種操作簡單、省時,不會影響外泌體的生物活性,但同樣存在純度不足的問題。密度梯度離心法,用此種方法分離到的外泌體純度高,但是前期的準備工作繁雜,比較耗時,量少。外泌體在化療藥物的促轉移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上海外泌體Dir
外泌體研究可以指導診治肝損傷、酒精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其他肝臟疾病。藥物誘導肝損傷(DILI)大鼠模型中,尿外泌體中的蛋白含量減少,包括CD26、CD81和其他潛在的標志物蛋白。而另一項研究則發現DILI大鼠血清中分離到的外泌體含有更高水平的蛋白,如HSP70、HSP90等。MSCs來源的外泌體可以誘導肝細胞增殖相關基因表達,減弱CCL4誘導的肝損傷。而酒精刺激會促進外泌體的分泌,miRNAs水平也會升高,并促進細胞因子的分泌,喚醒單核細胞的分化。盡管已取得上述成果,我們對外泌體的研究尚不夠深入,外泌體在肝臟生理和病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臨床應用仍有待繼續探索。河南外泌體iTRAQ外泌體在心臟修復中起著關鍵作用。
外泌體本身的惰性相當高,但它們與細胞膜融合可將所攜帶的物質和信號傳遞到受體細胞并改變其生物學功能,因此,外泌體是納米藥物遞送或基因治理的潛在載體。外泌體作為功能性小RNA和蛋白質的天然載體也引起了藥物遞送領域的極大興趣,因為它可以利用這些囊泡治理性遞送各種核糖核酸分子、肽和合成藥物。外泌體作為疾病診斷標志物的潛在應用依賴于基于外泌體的藥物遞送系統的技術突破,要將其用于臨床治理,外泌體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還面臨很大的挑戰。首先,對外泌體的具體合成機制、功能了解并不是非常詳細。其次,現在缺乏經濟有效的外泌體分離技術。
外泌體含有的信號分子能反映分泌細胞的生理狀態和功能狀態,甚至還會包含細胞病態相關的分子信息,從而提供了豐富的潛在的生物標志物分子源。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通過對大分子物質的轉移和傳遞調節臨近或遠處瘤生長的微環境,對促瘤生成及瘤增生、轉移發揮著不同的調節作用。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還可以通過誘導耐藥和免疫抑制來促進瘤的發展。外泌體能在4℃保存96h,或是在-70℃下保存更長時間,這些特點使得外泌體可應用于瘤的早期診斷和預后判斷。靶向瘤的外泌體的標志物可能為瘤疾病的診斷和治理提供新的指標和途徑,對高危人群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理以降低或減緩瘤病例的發生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同肝臟疾病中,細胞分泌的外泌體所攜帶的核酸和蛋白組分之間存在差異。
外泌體基礎醫學和臨床應用的探索和深入研究對如何準確及高純度提取外泌體,并完整保存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外泌體可通過差速超速離心在不同離心力下沉淀樣品中不同的雜質組分,并在100000×g~200000×g的轉速下獲取較純的外泌體。差速超速離心技術被認為是外泌體分離的“金標準”,也是目前常用的外泌體分離和濃縮方法。該方法可通過結合0.22μm或0.45μm孔徑濾膜進行超濾來提高產物純度減少外泌體的聚集,其分離效率容易受到加速度、轉子類型、旋轉半徑、沉降路徑長度以及樣品黏度等多種因素影響。干細胞外泌體對多種類型的免疫細胞均具有免疫調節作用。上海外泌體Dir
外泌體提純方法中,超速離心法和聚合物沉淀法(市售試劑盒)混入多種雜質。上海外泌體Dir
為了解決外泌體實驗遇到的上述的各種問題,Wako研發出MagCapture?外泌體提取試劑盒PS(MagCapture?ExosomeIsolationKitPS)提取高純度細胞外囊泡。外泌體膜含有分泌細胞源的蛋白和脂質,眾所周知磷脂酰絲氨酸(PS)在活細胞通過翻轉酶作用導向細胞膜內側,暴露在外泌體膜外側3)。另外,T-cellimmunoglobulindomainandmucindomain-containingprotein4(Tim4通過巨噬細胞進行細胞凋亡的吞噬受體)蛋白通過細胞外域IgV域與含有鈣離子的PS結合4)。基于上述知識,我們利用Tim4固化磁珠,在鈣離子存在下捕捉培養上清和血清等樣品中的外泌體,再添加螯合劑洗脫外泌體,這種外泌體純化方法是和金澤大學醫學系免疫學華山教授共同開發,并取得了成功。5)這是迄今為止取代黃金標準超速離心法的新型外泌體純化方法。上海外泌體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