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體內有植入式起搏器,請不要將電極片直接貼靠在植入的起搏器附近.否則可能導致心律分析錯誤或導致起搏器損壞。系統具有起搏檢測功能,可檢測-定寬度和幅度的起搏偽像,但將電極片直接貼靠在起搏器附近會增加誤判的概率。 不要將設備放在任何輻射出強電磁信號的場所附近使用,如高壓線、變電站、無線基站附近,電磁干擾可能會導致心律信號分析錯誤以至于心律誤判。 切勿在有易燃性氣體或氧氣濃度高的環境中使用該設備 切勿對電池充電,對電池充電可能會引發火災。 切勿燃燒或焚毀電池,燃燒或焚毀電池可能會引發火災。AED的使用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心臟驟停的預防措施。文山新款除顫儀
讓AED 真正成為“救命神器”,需要幾個必要條件。心臟驟停急救的黃金時間只有數分鐘,4 分鐘內救活成功率50%,6 分鐘降至10%,超過10 分鐘幾乎為0%。所以,在首批投放50 臺的基礎上,我們還需進一步提升該設備在公共場所的配置率,同時做好日常維護檢修,早日讓這張救命的安全之網遍布城市各個角落。避免在緊要關頭因無法及時拿到設備或是設備出故障,導致悲劇的發生。只有在普及、操作簡便、及時使用、質量保障、法律支持、公眾意識和數據分析與改進等方面得到充分滿足,AED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挽救更多生命。西雙版納本地除顫儀附近哪里有AED的普及程度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公共衛生水平。
AED的發展歷程包括以下幾個重要階段: 18世紀:電擊除顫技術的緣起,丹麥醫生Abildgaard描述了一系列實驗,通過電脈沖使母雞“沒有生命”,隨后又通過電脈沖使他們回復知覺,但Abildgaard并不知道室顫的存在。 1947年:貝克(Beck)通過電除顫挽救了人的生命,使用了一個特殊設計的心內電極槳,用110伏電壓,1.5安培的交流電,電擊2次。 1956年:卓爾(Zoll)等人成功進行了首例人的體外除顫,70伏特,1.5安培的交流電流,在胸外進行了0.15s的放電除顫。 1961年:亞歷山大(Alexander)等人描述了交流電電擊終止室性心動過速(VT)。 1970年:Diack和他的同事發明了AED,根據CPR的相關原理開發出了AED的原型機,并在波特蘭地區進行了測試。 20世紀80年代中期:AED的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到受過訓練的非專業人士。 1996年:首臺使用雙相波技術的AED問世。 2003年:快速電擊技術問世,縮短了AED分析到放電的時間,提高了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 2006年:推出了smart CPR技術,從而進一步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生存率。
AED的作用是自動分析心律失常,并給予恰當的電擊來重啟患者心臟。它是一種用于心搏驟?;颊叩脑O備,可以自動判斷、分析患者身體情況,識別是否為可除顫心律。一旦判斷為可除顫心律,AED會提供高能量電流,對人體的特定區域放電,幫助因室顫、無脈性室速導致驟停的心臟恢復正常的心律。AED是一種智能、便攜的醫療器械,普通公眾也可以掌握操作。在突發情況下,使用AED可以提高搶救成功率和生還率。AED自帶電極,通過貼在胸部和肋骨兩邊的特定位置上,自動監測患者心電圖,一旦發現心律失常,會產生聲音提醒操作者進行電擊醫治。同時其還會通過語音提示、操作指南來指導救護者進行急救操作。AED的使用可以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救援效率。
是一款半自動體外除顫器,可協助操作者對心臟驟停的患者實施搶救。久心AED可通過語音提示和指示燈或 LCD 屏引導操作者進行操作,對患者的心律自動進行分析,在判別為可電擊時引導操作者按下除顫按鍵,操作者在規定時間內按下除顫按鍵后產品自動實施除顫。久心AED可進行心肺復蘇指導。有脈搏、或有呼吸、或有反應的患者是不能使用該產品,以免造成生命危險。該產品預期醫治疑似心臟驟?;颊?(無反應、無脈搏、無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其中兒童模式適用于 0 至7 歲的患者,成人模式適用于 8 歲以上的患者。該產品在公共場所、家庭或醫療場所使用,應由接受過心肺復蘇和自動體外除顫器使用培訓合格的人員使用,或由接受過基礎生命支持和高級生命支持課程培訓合格的醫務人員使用,或在急救中心調度人員指導下使用。AED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心臟驟?;颊叩乃劳雎?。昭通怎樣除顫儀
在使用AED時,需要將電極片正確地貼在患者胸部的皮膚上。文山新款除顫儀
AED 即自動體外除顫器,它是電腦化裝置,可以識別需要電擊的心臟節律并施以點擊。它易于操作,允許非專業人員和醫務人員安全地嘗試除顫。 目前在許多城市的火車站、飛機場、地鐵站等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并且醒目地附有簡單明了的操作步驟,只要略微受過點培訓的人員,都可以正確操作應用。 為什么 AED 在急救中越來越重要? 因為患者從倒下到除顫的時間間隔,是室顫或無脈性心動過速所伴發的心臟驟停后患者存活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所以越早開始除顫,患者越容易存活。當存在室顫時,心肌纖維顫動,無法同步收縮泵出血液。除顫儀給予電擊,能夠使心肌纖維停止顫動并「復位」,這樣它們可以在同一時間點開始收縮。一旦發生規則心律,提示心肌開始有效收縮并開始形成脈搏(稱為恢復自主循環或 ROSC)。 文山新款除顫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