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顫、室撲、無脈性室速等,以下以室顫為例)是導致心血管意外的較常見原因,早期除顫轉復心律,以維持穩定的血流動力學狀態,是搶救此類患者并決定患者預后的關鍵。 因此在搶救前了解雙向波除顫與單向波除顫,在搶救過程中規范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就顯得尤為重要。 除顫即利用醫療器械或特定藥品終止心室顫動的過程。在醫學上,除顫一詞通常特指用除顫器以對心臟放電的方式終止心室顫動的操作。 一般除顫時常用也是有效的方法就是電除顫,被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列為較高的推薦級別。AED是一種緊急救援設備,不應該被用于任何非緊急情況下的醫療或急救。怒江州進口AED設備廠家實力雄厚
除顫之前,斷開與患者相連的所有沒有“除顫保護”標簽的電子醫療器械。 除顫過程中,操作者和周圍人員必須遠離患者,不能與患者、病床及一切跟患者相連的導體表面接觸。 確保使用在有效期內的未受損的電極片,并且要確保患者的皮膚清潔干燥,以減少灼傷的發生。 粘貼時請不要將兩片電極片接觸在一起,也不要將電極片接觸其它電極、導線等物體。 確保電極片粘貼位置正確并粘貼牢固,粘貼不牢可能會造成皮膚灼傷。 應將電極片貼靠在患者裸露的皮膚表面,不能貼靠在褶皺的皮膚表面 (如胸部下方或肥胖患者的脂肪堆積處) ,電極片放置位置不正確,會影響心律分析,造成電擊判別錯誤或不做出電擊判別。 在心律分析過程中應保持患者平穩,切勿移動或搬運患者,否則會造成診斷延誤或錯誤。請完全按照本說明書中的使用說明操作。大理AED設備AED的使用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心臟驟停的患者管理。
AED是什么意思?應被重視的醫療儀器 知道了AED是什么意思,就應該知道配備一臺AED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選擇一臺AED?以久心自動體外除顫器iAED-S2系列為例,打開機蓋,儀器就會自動開機。根據AED的語音提示將除顫電極片貼在病人身上,AED會根據患者情況判斷是否需要電除顫。如果需要,根據語音提示按下除顫鍵即可進行放電。S2系列充電速度≤8秒,且擁有心肺復蘇反饋、兒童模式,專業提升救治率。物聯網數據中心整合急救資源,要知道,在關鍵時刻這些功能對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久心自動體外除顫器iAED-S2系列) 其實我國的公共急救知識普及還不夠成功,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心源性猝死患者因為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而喪失生命。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能力范圍之內,積極響應與推動AED的科普,讓更多人知道AED是什么意思,讓更多人去學習AED的使用方式,例如通過搜索AED或除顫儀的操作流程視頻等方式。在意外發生時,盡可能地挽救親人或朋友的生命,為他們的生命筑起一道防線。
心臟驟停是心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臟驟停患者的搶救成功率與救治速度密切相關,每 1分鐘的延誤,都會讓患者生存幾率下降 7%-10%。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應在盡快時間內進行急救,對患者施行心肺復蘇和除顫。雖然除顫是目前救治心臟驟停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某些患者可能存在心臟驟停的誘因或存在其他并發癥,除顫無法保證一定救活患者。但通過及時的進行心肺復蘇使用AED是可以提高搶救成功率和生還率,挽救更多的生命。AED是一種便攜式醫療設備,可以自動分析患者的心律失常情況,判斷是否需要電擊除顫,并提供電擊除顫的能量。在公共場所,如學校、健身房、商場等,AED為公眾提供了更有效的安全保障。
當移動患者時,可以使 AED 與患者保持連接嗎? 在使用擔架或救護車運送患者時,可以使 AED 與患者保持連接。但移動患者時切勿按分析按鈕,因為移動會干擾心律分析,偽跡會模擬室顫,施救者必須確保擔架或救護車完全停止后才能重新分析心律。 如果患者胸毛很多,使用 AED 時應采取哪些額外措施? 如果患者胸部有毛發,AED 電極片可能無法正確黏貼到胸部皮膚。如果發生這種情況,AED 將不能分析患者的心律。這時應該這樣做: 1. 如果電極片貼在毛發而不是皮膚上,用力向下按壓每個電極片。 2. 如果 AED 提示你「檢查電極片」或「檢查電極」,應迅速扯下電極片, 這時會除去大量毛發。 3. 如果放置電極片的地方仍有許多毛發,請使用 AED 攜帶箱中的剃刀剃掉該部位的毛發。 4. 再放置一組新的電極片。遵循 AED 的語音提示,進行繼續操作。 AED的使用可以提高社區的應急救援能力。德宏AED設備出廠價
在使用AED之后,需要立即撥打120或等待醫護人員的到來,以便對患者的進一步救治提供幫助。怒江州進口AED設備廠家實力雄厚
AED的發展歷程包括以下幾個重要階段: 18世紀:電擊除顫技術的緣起,丹麥醫生Abildgaard描述了一系列實驗,通過電脈沖使母雞“沒有生命”,隨后又通過電脈沖使他們回復知覺,但Abildgaard并不知道室顫的存在。 1947年:貝克(Beck)通過電除顫挽救了人的生命,使用了一個特殊設計的心內電極槳,用110伏電壓,1.5安培的交流電,電擊2次。 1956年:卓爾(Zoll)等人成功進行了首例人的體外除顫,70伏特,1.5安培的交流電流,在胸外進行了0.15s的放電除顫。 1961年:亞歷山大(Alexander)等人描述了交流電電擊終止室性心動過速(VT)。 1970年:Diack和他的同事發明了AED,根據CPR的相關原理開發出了AED的原型機,并在波特蘭地區進行了測試。 20世紀80年代中期:AED的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到受過訓練的非專業人士。 1996年:首臺使用雙相波技術的AED問世。 2003年:快速電擊技術問世,縮短了AED分析到放電的時間,提高了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 2006年:推出了smart CPR技術,從而進一步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生存率。怒江州進口AED設備廠家實力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