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日常生活小細節。1、燒菜做飯少用煤爐,改用液化氣,炒菜時不要等油熱得冒煙時才放菜,盡量減少空氣污染。2、家中的陽臺上多種花草盆景,經常打掃房間,經常曬被,保持家庭環境空氣清新怡人。3、減少噪音污染,盡量減低說話或錄音機播放時的音量。4、正確處理廢棄物,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合理排放生活用水。5、保護野生動植物,不吃野生動物,保護生態平衡。5、奉勸家人、親友不吸煙,不隨意焚燒垃圾,維護家人身體健康,保持潔凈環境。6、塑料瓶、廢紙等收集起來賣給收廢站,減少垃圾排放。7、家中養的寵物要看管好,防止影響鄰居休息及糞便污染,維護和諧的生活社區和環境。8、洗米水可澆花或洗菜、沖廁所。氣象科普龍卷風經過的地方,常會發生拔起大樹、掀翻車輛、摧毀建筑物等現象,有時把人吸走,危害十分嚴重。安徽科普樂園設計
科普是科學技術普及的簡稱,包括兩個方面,科學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和科學技術的傳播與人才培養。因此科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普就是把人類研究開發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通過多種方法,多種途徑傳播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使之為公眾所理解,用以開發智力,提高素質,培養人才,發展生產力,并使公眾有能力參與科技政策的決策活動,促進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科普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公眾理解科學,掌握科學技術,提高科學素質,它不受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制周期的限制,可以隨時把新科學思想和新科技成果向公眾傳播,科普形式多樣,途徑靈活,因需施普,因材施教,有利于人的個性和特長發展。浙江低碳環保科普館設計方案科普館VR虛擬單車實現與三維游戲-樣的行走和物理碰撞。
震時是跑還是躲,目前多數專業人士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警時間很短,人又往往無法自主行動,再加之門窗變形等,從室內跑出十分困難;如果是在高樓里,跑出來更是不太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發現預警現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則可力爭跑出避震。地震能預報嗎?地震預報是世界公認的科學難題,在國內外都處于探索階段,大約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才開始進行研究。我國地震預報的相關研究起步于1966年河北邢臺地震,經過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進展,曾經不同程度地預報過一些破壞性地震。但是實踐表明,目前所觀測到的各種可能與地震有關的現象,都呈現出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作出的預報,特別是短臨預報,主要是經驗性的。
同一區域容易遭受雷擊的地點有這些特點:1、土壤電阻率較小的地方,如有金屬礦床的地區、河岸、地下水出口處、湖沼、低洼地區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2、山坡與稻田接壤處;3、具有不同電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建(構)筑物哪些部位易遭受雷擊?1、平屋面和坡度≤1/10的屋面,檐角、女兒墻和屋檐;2、坡屋度>1/10且<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3、坡度>1/2的屋面、屋角、屋脊和檐角;4、建(構)筑物屋面突出部位,如煙囪、管道、廣告牌等。科普打雷時不宜停留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
生活節能環保小常識1、買車要買小排量的環保型汽車,外出時若行李不太重,在有公汽可乘的路段盡量不開車,若路途不太遠應提倡騎自行車或步行。2、家中所有電器及辦公室的電器用畢要隨手關掉電源,不要讓電器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3、空調溫度設定在24~28攝氏度之間,買冰箱應買省電型的,看電視音量要適中。4、盡量不用一次性餐盒、筷子、塑料袋,上街購物自備布袋或筐子,養成不用餐巾紙而用小手帕的習慣。5、在打印機旁備一個廢紙儲存箱,可以重復利用的打印紙一定重復利用,不能再利用的各種廢紙一定要交給回收商,不管錢多少,節約很重要。6、淘米水切勿隨意倒掉,可用來澆花、洗臉或洗碗,肥力、去污力溫和,又不污染水質。喝不了的面條湯、水餃湯也有一定的去油污作用,可用來洗刷碗筷。可減少洗潔精對水質的污染和在人體內的蓄積。7、拒絕含磷洗滌劑,只用無磷洗滌劑。若時間允許、體力允許,盡量手洗衣服,既節電又節水。8、家中備幾個污水桶,將各種洗滌廢水積攢起來用于沖洗廁所。強行科普,龍卷風的直徑一般在十幾米到數百米之間。浙江低碳環保科普館設計方案
科普低碳環保小常識無論外出和工作,攜帶自己的水杯,方便又衛生。安徽科普樂園設計
低碳環保小常識10個節約好習慣:1.充電后及時拔掉充電器,減少對電的浪費。2.采用節能燈,夏天將空調調到26攝氏度,這樣可以較大節約能源。3.用便攜環保餐具自帶午餐,不用一次性餐具。4.在刷牙時把水龍頭關上,即使是漏滴,10天就能漏掉一噸水。5.用自備的菜籃子或布袋買菜購物,一個一次性塑料袋需要600年才能腐爛。6.自制果汁,不僅健康還能減少工業用水和用電。7.多用微波爐加熱和烹調食物,用電比煤氣污染少也更省錢,對健康和環保都好。8.用完紙的兩面,用手絹代替面巾紙,少砍樹木,造福子孫。9.使用可降解、用量少的洗滌用品,減少對江河和海洋的污染。10.無論外出和工作,攜帶自己的水杯,方便又衛生。安徽科普樂園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