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T 在我國應作為新技術,由醫務處(科)作 為主要的管理執行機構 。FMT 管理委員會應當嚴 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建立醫療機構 的準入和定期評估制度,包括遴選、采購、定期評估 和退出等。FMT操作要求1.菌液輸注前需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及疾病種類行腸道準備。2.應根據指南及操作規范選擇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進行菌液輸注,詳見FMT途徑的選擇與建立臨床應用中國專業人士共識,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20,23(Z1):14?20。3.操作時應觀察患者耐受情況,并及時處理不良反應。初幼菌群移植可能在改善腸道功能障礙中發揮重要作用。浙江腸道菌群移植
制定標準如下。1.糞便采集:應采用無菌容器采集,糞便重量不少于100g,性狀為Bristol評分標準中3~5分方為合格,立即進入菌液制作流程,或立即密封后2~8℃保存。2.制作流程:每次需取不少于50g糞便與無菌生理鹽水以1∶3比例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后過濾,從糞便排出體外至菌液制作完成應保證在6h以內,整個處理過程應在無菌環境下操作。每批次菌液應隨機抽取5%進行凍存保留1年,用作使用后追溯。3.凍存與復融:菌液制備完成后放置?80℃保存,6個月之內使用不影響療效;如放置?20℃保存,應在1~4周內使用。使用前放置室溫復融,6h內輸注;如使用水浴鍋復融,則水溫不得超過37℃。安徽洗滌菌群移植配型特色菌群移植是利用經過特殊培養或選擇的菌群進行移植的過程。
消毒隔離要求:(一)紫外線消毒應進行日常監測、紫外燈管照射強度監測和生物監測。日常監測包括燈管應用時間、累計照射時間和使用人簽名。對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燈管內進行照射強度監測,新燈管的照射強度不得低于100μW/cm2,使用中燈管的照射強度不得低于70μW/cm2,照射強度監測應每半年進行一次。生物監測必要時進行,經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氣中的自然菌應減少90.00%以上,人工染菌殺滅率應達到99.90%。(二)使用中的消毒劑和滅菌劑應進行生物和化學監測。消毒劑每季度監測一次,其細菌含量必須<100cfu/ml,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滅菌劑每月監測一次,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化學監測:應根據消毒、滅菌劑的性能定期監測,如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等,應每日監測;對戊二醛的監測應每周不少于一次。應同時對消毒和滅菌物品進行消毒和滅菌效果監測,消毒物品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滅菌物品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
FMT的消毒隔離要求:壓力蒸汽滅菌:必須進行工藝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工藝監測應每鍋進行,并詳細記錄。化學監測應每包進行,手術包尚需進行中心部位的化學監測。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每天滅菌前進行布維-狄克試驗(Bowie-Dictest)。生物監測應每月進行,新滅菌器使用前必須先進行生物監測,合格后才能使用;對擬采用的新包裝容器、擺放方式、排氣方式及特殊滅菌工藝,也必須先進行生物監測,合格后才能采用。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實驗室,使用紫外線消毒等。腸道菌群移植需要嚴格的供體籃選和樣品采集標準。
患者應注意充足的睡眠,因為睡眠不足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受損,從而影響菌群的健康。通過合理的生活方式管理,患者可以提高菌群移植的成功率,并減少復發的風險。在菌群移植后,患者與醫生之間的密切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應定期復診,與醫生共同評估醫療效果,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飲食和生活方式管理計劃,以確保菌群的健康和穩定。患者應積極向醫生反饋自身的狀況和問題,以便及時解決。通過與醫生的密切合作,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提高醫療效果,并促進康復過程的順利進行。微生態制劑初幼菌群移植以微生態制劑形式給予初幼菌群。甘肅特色菌群移植
菌群移植可能在改善腸道功能障礙、減輕癥狀方面發揮作用。浙江腸道菌群移植
FMT使用劑量標準單次糞便的使用量30~60g/次均有報道s。目前,大多數研究使用糞便50g/次!。然而,較近有研究顯示,即使30g的糞便也可達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同一疾病不同受體、或者不同疾病間受體腸道菌群差異較大,供體之間腸道菌群差異也較大,單一使用糞便重量來衡量不夠精確,目前主要以16SRNA來檢測供體和受體間腸道菌群豐度和多樣性,該方法并不能鑒別細菌的活性,忽略必須移植活菌方可產生作用,因此以每次移植的活菌數量作為標準更精確,且移植的活菌量還需個體化。1.移植以活菌量作為劑量標準,每次移植的活菌量需≥2.5x10“CFU(2C);2.成人移植糞便量需>30g/次,兒童以1g/kg體質量計算(2C)。浙江腸道菌群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