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工藝改進,針對該垃圾填埋場存在的問題,對該場污水處理設施提出以下改進建議:(1)在處理工藝的選擇上,應改變老的思維模式,對不能達到處理指標工藝方案予以廢止,采用高效節能MVC壓汽式蒸發處理工藝。(2)加強對氧化塘的運行管理。希望通過此次改進能是處理后的廢水達標排放,有效控制滲濾液對周邊環境造成的污染。(3)末端引入離子交換工藝作為安保過濾系統,可有效防止氨氮指標的波動。發展趨勢,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控制和處理是保證垃圾的長期、安全處置的關鍵。因此,對滲濾液處理的研究至關重要。物理化學法:通過化學反應去除滲濾液中重金屬離子。上海集裝箱式垃圾滲濾液處理
當蒸汽由大氣壓壓縮至1.2大氣壓時,壓縮機所做之絕熱功為6.8 kW·him3,理論熱功效率達到80%,盡管實際熱功效率較低,但大型蒸汽壓縮蒸餾過程的熱功效率也達到40%左右。由此可見蒸汽壓縮蒸餾鹽水濃縮過程具有其它蒸餾鹽水濃縮方法難以相提并論的技術優點。假定在常壓下蒸發,傳熱溫差為5℃,則對二次蒸汽進行壓縮時理論上只需使其溫度升高5℃左右,對1 ks二次蒸汽而言,壓縮機只提供給蒸汽8-9 kJ的能量,就可使這1 kg蒸汽的汽化熱(2244kJ)得以重新使用。可見其經濟效益是很高的。當然實際系統的節能值并不會這么高,各種損失(如廢水沸點升高、系統散熱、進出的物料的熱量差以及機械損失等)還將較大程度上增加壓縮機的實際耗能量。浙江發電站滲濾液處理設備滲濾液處理設施設計需考慮地區特點,因地制宜。
五個階段的具體內容:1、初始調節階段:垃圾填入填埋場內,填埋場穩定化階段即進入初始調節階段。此階段內垃圾中易降解組分迅速與垃圾中所夾帶的氧氣發生好氧生物降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同時釋放一定的熱量。2、過渡階段:此階段填埋場內氧氣被消耗盡,填埋場內開始形成厭氧條件,垃圾降解由好氧降解過渡到兼性厭氧降解。此階段垃圾中的硝酸鹽和硫酸鹽分別被還原成氮氣(N2)和硫化氫(H2S),滲濾液pH開始下降。3、酸化階段:當填埋場中持續產生氫氣(H2)時,意味著填埋場穩定化進入酸化階段。在此階段對垃圾降解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兼性和轉性厭氧細菌,填埋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CO2),滲濾液COD、VFA和金屬離子濃度繼續上升至中期達到較大值,此后逐漸下降;PH繼續下降到達較低值,此后逐漸上升。4、甲烷發酵階段;5、成熟階段。
厭氧生化處理,厭氧生物處理的有目的運用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直到近20年來,隨著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學科發展和工程實踐的積累,不斷開發出新的厭氧處理工藝,克服了傳統工藝的水力停留時間長,有機負荷低等特點,使它在理論和實踐上有了很大進步,在處理高濃度(BOD5 ≥2000mg/L)有機廢水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厭氧生物處理有許多優點,較主要的是能耗少,操作簡單,因此投資及運行費用低廉,而且由于產生的剩余污泥量少,所需的營養物質也少,如其BOD5/P只需為4000∶1,雖然滲濾液中P的含量通常少于1mg/L,但仍能滿足微生物對P的要求。用普通的厭氧硝化,35℃ 、負荷為1kgCOD/(m3·d),停留時間10d,滲濾液中COD去除率可達90%。光催化氧化:提高滲濾液中有機物的降解速率。
危廢處置過程中產生的滲濾液對環境的危害大,因此對滲濾液的處理十分有必要。目前危廢處置滲濾液處理方法主要有生物處理、物化處理、膜處理、蒸發處理等。在實際的污水處理工程中該怎么選擇,漓源環保帶您了解一下。采用生物處理法來處理危廢處置滲濾液,大致分為厭氧生物和好氧生物處理兩種。在厭氧生物處理裝置中,滲濾液中的復雜有機分子被產甲烷細菌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產生少數量的需要處理的污泥,同時還具有低能耗、低運行費和所需營養物少等優點。好氧處理對于早期含有大量易于生物降解的脂肪酸的危廢處理滲濾液是有效的。但對于氨氮濃度過高影響了微生物活性的滲濾液處理效果不太理想。生物處理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滲濾液中有機物,高效環保。浙江發電站滲濾液處理設備
滲濾液處理技術在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廣泛應用。上海集裝箱式垃圾滲濾液處理
控制系統特點:分布式結構;支持多重冗余結構;實時歷史數據庫,實現企業信息集成;系統提供的OPC、ODBC等開放接口實現與用戶應用程序、第三方應用系統、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自創的高效通用控制策略軟件模型,實現基于PLC的過程控制;提供功能塊圖的編程方式,控制方案更加直觀易讀;采用集散型結構及標準網絡,性能穩定可靠,易于擴展,具備普遍的兼容性,所有部件標準化、通用化、模塊化;系統診斷至通道級。系統采用PLC如西門子S7系列、AB等,超濾、納濾系統均為集成化設備,均自帶控制系統,總控制系統與各子系統的之間通訊采用以太網模塊實現雙向通訊,并且總控制系統與工控機之間也采用以太網方式進行雙向通訊,如具備上網條件,可以實現遠程監控。上海集裝箱式垃圾滲濾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