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調工況下,制冷量相同動態冰蓄冷系統與空調機組相比,壓縮冷凝機組、冷卻塔系統、蒸發器的的總成本相差不大,而動態冰蓄冷系統只須增加一個蓄冰池,蓄冰池可采用土建方式或鋼架結構,附帶保溫層,但成本較低。舉例:在夜間不用空調的場所,如辦公樓,白天使用空調時間設定為10小時,夜間低谷電時間設定為8小時,空調機組的制冷量設定為550kw。如果替換成一套空調工況下制冷量為550kw的動態冰蓄冷系統,其運行電耗為130kw;該系統在制冰工況下的制冷量約為300kw,運行電耗115kw,每天運行8小時制冰模式,產冰量約為17噸,相當于3小時的空調制冷量,其余7小時可用動態冰蓄冷系統作為中央空調主機使用。按照電費峰值1元谷值0.3元計算,節省成本如下式:1元/kw*h×130kw×3h-0.3元/kw*h×115 kw×8=114元/天=41610元/年。政策扶持和產業推廣,有助于動態冰技術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上海流態化動態冰裝置
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技術相對于傳統的冰球、盤管式靜態冰蓄冷技術的如下一些技術優勢:(1)制冷系統COP高、能耗降低。且制冷蒸發溫度可以保持在-5℃~-8℃之間,而且在整個蓄冰過程中保持穩定不下降。相對于冰球、盤管式冰蓄冷中-10℃以下的蒸發溫度(而且隨著蓄冰量的增加逐漸下降)可以明顯提高系統COP。(2)融冰速度快、負荷響應靈敏。由于動態冰蓄冷制出的冰以冰漿形式存在,因此在融冰釋冷時冰晶與水之間接觸面積大,融化速度快,可以快速響應空調末端負荷的變動。(3)占地面積小、場地適應性強。上海工業動態冰節能改造方案冰球儲存,采用封閉式儲冰槽,防止冰球融化。
儲存在蓄冷槽內的冰漿以疏松的顆粒堆積狀存在,在融冰放冷時,冰、水接觸比表面積極大,放冷速度成數倍提高,使得融冰單獨供冷也可滿足尖峰負荷需求,從而確保主機完全避開尖峰電費時段用電,實現經濟效益較大化。回水與冰層之間的滲透性充分接觸,確保能從蓄冰槽穩定取出的2℃的低溫水,滿足特殊工藝用冷(如鮮奶冷卻)或溫、濕度單獨處理空調系統等冷源需求。蓄冰槽內不再設置制冰設備,由于制冰設備采用板式換熱器和超聲波促晶器等設備,并且全部置于蓄冰槽內,因此蓄冰槽內不需要布置制冰設備,槽體的幾何形狀設計無任何特別要求,因地制宜的靈活性較大程度上增強。制冰設備全部置于蓄冰槽外,維修保養方便簡單。
主要指標:冰過程中的全部熱量交換均由液態水完成,單位體積中的載冷量提高到水的3-4倍,大幅度降低了載冷介質的循環流量,整體節能達到20-50%;初投資比現有的冰球和盤管冰蓄冷減少15%以上;采用超聲波促晶技術;占地面積比現有的冰球和盤管冰蓄冷減少20%以上,而且可以直接使用建筑的消防水槽。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技術的先進之處在于改進了傳統制冰過程中的主要缺點,而且制出的冰以流態化冰漿的形式存在。傳統靜態制冰過程中,水通過自然對流換熱,冰層首先在換熱壁面上形成,然后逐漸變厚。這樣就導致形成新的冰層所需的熱量傳遞必須以導熱的形式穿過越積越厚的原有冰層,從而嚴重的惡化了傳熱效率,致使結冰越來越困難,制冷劑提供的冷卻溫度也必須越來越低。動態冰技術,節能效果明顯,較傳統冷卻方式降低能耗30%以上。
從原理上和應用上出發,可以歸納出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技術相對于傳統的冰球、盤管式靜態冰蓄冷技術的如下一些技術優勢:(1)傳熱效率高、制冰速度快。動態制冰過程中不但避免了因冰層聚集而引起的導熱熱阻,還通過強制對流大幅度提高了系統的整體換熱性能,從而提高了制冰速度。(2)熱交換系統簡單、節省設備和材料費用。動態冰蓄冷技術中的冰漿生成熱交換器可以采用制冷劑直接蒸發,省去了冰球、盤管式冰蓄冷中必須采用的不凍液換熱循環,因此帶來換熱設備和材料費用的節省,降低了初投資費用。動態冰工藝,經過不斷優化,已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江蘇動態冰節能改造方案
智能化控制,適應不同制冷需求。上海流態化動態冰裝置
隨后,?通過超聲波的空化效應,?使過冷水瞬間轉變成流態化冰水混合物,?即形成動態冰。?這種動態冰的形態為毫米級以下顆粒的多孔聚集狀,?可以很容易被液態水充分滲透。?動態冰蓄冷技術的原理圖展示了這一過程。?動態冰的形成不只提高了空調的能效,?還具有強大的移峰能力。?微小顆粒聚集狀的冰漿具有比表面積大的特點,?因此在釋冷過程中,?回水與冰粒之間的融冰速度極快,?融冰釋冷強度提高數十倍。?這使得動態冰蓄冷技術能夠在電力高峰時段由蓄冰池單獨供冷,?實現電力負荷的全移峰,?從而在未來智慧電網、?電力市場現貨交易模式下以及虛擬電廠政策等條件下創造更大的減碳效益和經濟效益。?上海流態化動態冰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