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到不同產品不同品牌的入網?Wi-SUN測試協議里有互通性環節,包含了與其他廠家產品互聯互通的測試。不同廠家的產品須通過互通性測試,才能取得認證。這可以保證不同品牌的互通。Wi-SUN低功耗實現情況如何,有沒有實際的案例,尤其在表計領域?Wi-SUN FAN1.0 對于電池應用的低功耗并未有制定標準。在新一代的FAN標準里對于葉節點使用電池的技術與實做細節有所討論,但尚未正式發布標準。HAN Profile 雖然有低功耗的標準,但其較不適用大規模網絡的表計領域。 目前對于低功耗實做,各家根據應用自行實做非標準的省電模式,多在開發與小批驗證階段,尚未有實際大量應用案例。Wi-SUN的物聯網Mesh網絡能夠實現許多物聯網客戶需求的普遍性和可擴展性。廣東Wi-SUN特性
Wi-SUN網絡跟6lowpan網絡是一樣的嗎?Wi-SUN網絡是包含6lowpan的IPv6網絡。Wi-SUN除了不適合延時要求小的場合外?還有哪些使用局限性?那得視乎延時要求小到什么程度。Wi-SUN網絡可以支持大規模電表在災害時報告和電源回復的應用場景,其延時要求也是相對嚴格。Wi-SUN會不會替代NB-IoT?如何克服主站實時控制從站效率低的問題?應用的網絡是移動等服務商的網絡,還是自己組網拉線?Wi-SUN能否取代NB-IoT很難講。支持NB-IoT的主要是移動營運商,他們部署NB-IoT具有天然的優勢和明確的利益訴求。Wi-SUN在應用推廣上,在滿足客戶實際需求的同時,也要考慮與移動營運商共贏,爭取成為移動營運商生態的一員。南京電網Wi-SUN聯盟Wi-SUN聯盟已推出戶外局域網絡(FAN)互操作性認證計劃,由單獨第三方測試實驗室的嚴格測試。
Wi-SUN可用于戶外局域網絡,FAN的應用主要面向于大型場域中的設施,如智慧電網、智慧路燈等,讓公共設施聯機到相同場域網絡并實現互操作性。Wi-SUN通訊協議在推廣之下,逐漸導入至智能電表應用之中,近期更將應用拓展至智能家庭領域之中。由于該聯機技術傳輸距離遠、省電等特性,有望在智慧家庭領域大顯身手。 隨著Wi-SUN技術在市場的滲透率逐漸提升,該模塊單價競爭力也將逐漸提升,并有望在與藍牙、Wi-Fi抗衡,成為重要的通用通訊協議。
Wi-SUN在電池受限的低功耗使用場景下,相比LoRa而言有什么優勢?在電池受限條件下,Wi-SUN節點可以選擇較短距離的路由/中繼節點進行傳輸從而節約能量,而不必像LoRa那樣當組網形成后傳輸距離就確定了(因為只有一跳)。Wi-SUN國內現在可以申請測試了嗎?預計什么時候1m速率及PLC-雙模的產品可以出來?目前還沒有國內的測試機構接洽聯盟商談建立國內測試體系。另外,1Mbps速率的提案屬于FAN1.1范疇。相關討論正在FAN與PHY工作組進行中,會員們請積極參與。透過這樣選取父節點的機制來達成自組網與自療愈的特性。
Wi-SUN中繼節點功耗大是個問題,沒法電池供電,這個會限制很多實際應用。但可以從應用面去做一些實做上的設計來克服:中繼點上使用較大的電池或可以加小太陽能板模塊來提高其電源容量; 管理中繼節點能協助轉發的葉節點數目; 應用層管理中繼節點轉發的機制,讓轉發的葉節點數據依據管理機制依序轉發。Wi-SUN能不能實現多路轉發?目前是以IPbased 在進行通信,給定 destination后,便透過RPL去進行信號的轉發。傳送失敗后后再進行重傳,若有必要重新尋找路由轉發。并沒有多路轉發的實際操作。但可由根節點做廣播(broadcast)和群發(multicast)。隨著智能公用事業和智能城市網絡的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物品需要相互溝通。浙江聯芯通Wi-SUN特性
智能燃氣表可實現按使用量精確分配取暖費用。需要使用智能電表來實現需求響應。廣東Wi-SUN特性
工業物聯網應用對于WI-SUN的要求有哪些?可維護性,工業流程中會有噪聲,充滿振動和大型物體移動,這會為其中的機器和維修機器的人員造成問題。維護工業流程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故障不可預測,診斷需要及時進行。為了增加正常運行時間,用戶將人工診斷流程更換為無線診斷流程,實施遠程監控流程,這可以減少工廠內部人員需求,實現云服務連接,以改善流程并存儲數據。 它還可以感測和檢測機器運行配置文件的變化來幫助預測機器的故障,這樣用戶便可在問題變得更嚴重之前搶先進行修復。廣東Wi-SUN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