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控制中心負責區域內AIS基站的管理,接受、存儲和轉發本區域內AIS基站上傳的AIS信息,控制本區域AIS基站播發與安全有關的船臺服務信息,負責為轄區范圍內的用戶提供業務信息服務。
本項目擬在升壓站集控中心建設AIS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建設AIS管理控制服務器和AIS數據庫服務器,配備AIS監控終端。提供AIS數據處理服務和AIS基站控制服務。在信息中心配備AIS監控客戶端,管理和控制整個AIS岸基系統。
對使用AIS信息和網絡資源的用戶,提供角色訪問授權、認證等安全管理;
向用戶提供基于AIS信息的各種個性化服務。 大多數非法捕撈的漁船會非法關閉AIS設備,造成靠AIS監管困難。甘肅水上風電安全解決方案
項目施工船與集控中心之間傳輸距離遠,而且施工區域沒有運營商的公網信號,需要傳輸視頻圖像等,帶寬要求高(50M-100M),加上船舶在移動狀態,以往的網橋、自組網等技術不能滿足項目的需求。針對上述需求和項目的特點,擬采用先進的帶動態跟蹤伺服動中通高帶寬微波通信技術,該技術是使用波長在1毫米至1米之間的電磁波進行通信,該波長電磁波所對應的頻率范圍是200MHz(0.3GHz)-300GHz,
項目選用5.8G頻道進行傳輸,無需申請頻率執照。與同軸電纜通信、光纖通信和衛星通信等現代通信網傳輸方式不同的是,微波通信是直接使用微波作為介質進行的通信,當兩點間直線距離內無障礙時,就可以使用微波傳送。并且借助伺服動態跟蹤技術,保證船舶在移動狀態下還保存良好的連接。 陜西海上風電安全監管方案施工區域安全預警系統作為海上風電的安全管理的基礎平臺。
系統需支持菜單功能靈活配置,提供統一的角色權限控制,系統管理員可進行用戶管理和權限管理,有用戶操作日志和訪問權限控制。系統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組織機構管理、用戶管理、功能權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
組織機構和用戶管理根據數據責任部門組織架構現狀,定義平臺內用戶的組織機構。系統提供組織機構信息的增加、修改、刪除等功能。為用戶設置用戶名、密碼、所屬組織機構及角色。系統提供用戶信息的增加、修改、刪除等功能。
安全生產人員動態監管系統:
安全生產人員動態監管從人員跟蹤定位及人員應急處理兩個方面對風電場人員進行管理,由系統管理人員將作業人員基本信息及示位標綁定信息錄入到系統中,作業人員出海作業時攜帶個人示位標以及移動設備,當人員登上船只、風機、升壓站等設施時掃描張貼的二維碼即可實現打卡及人員當前動態上報;當人員落水時攜帶的個人示位標立即發送包含GPS位置的報警報文到AIS基站,AIS基站通過UDP方式將報文轉發到數據采集服務器,服務端解析數據后,將觸發報警消息,并且控制攝像頭自動轉動到落水人員位置進行聯動跟蹤拍攝,確保短時間進行救援。 進行數據的整合并統一顯示管理及調度,實現遠程監控和安全管理。
當前,海上風電施工領域正在發生變化,隨著市場成熟和監管加強,海上風電的施工安全將進一步得到加強。國家能源局、海事局也在加強對海上風電建設、運維的監管。在“福景001”號發生事故后,國家能源局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海上風電項目安全風險防控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勘察、設計、施工、安裝調試、監理、運維、船舶運營等單位的資質進行審核,與相關單位簽訂安全生產協議,督促其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具備與海上風電建設施工、運行維護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解決了現階段海上網絡覆蓋不足、資費高昂、帶寬低下三大難題。西藏海上風電安全監管平臺解決方案
風電場周圍海域水上交通監管形勢嚴峻,傳統“以人為中心”的水上監管模式無法滿足現代水上交通安全的需求。甘肅水上風電安全解決方案
海上安全監管中的需求分析:
對來往施工船舶和來往船舶的監管
1.外來的漁船禁止駛入風場區域
2.實時掌握船舶位置動態
3.是否按規定航行行駛
4.實時查看船舶內部的視頻圖像
對施工人員的監管
1.人員每天的進出情況
2.是否戴安全帽和穿救生衣
3.人員的位置實時顯示
4.落水時能自動求救和報警
對施工天氣環境的監管
1.風場區域的實時氣象信息
2.突發天氣能自動預警
針對上述需求,建設一套將分散的各類系統信息數據收集,進行數據的整合并統一顯示管理及調度,實現遠程監控和安全管理的智慧管理平臺。整個系統總體設計包括:決策管理、人員管理、視頻監控、海洋氣象服務、工單管理、船舶管理、后臺系統及應急通信等。 甘肅水上風電安全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