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伴有家創始人圃暢在第六屆中國有機大會上的發言
《鄉伴有機食材溯源計劃—家庭食育助力有機農業》
非常開心***能和大家分享這幾年我在農業路上的一些探索!我覺得會務組***的嘉賓演講順序安排得非常好,剛才何老師說的自然教育和生態社區,跟我們鄉伴有家非常融合,正好是一個從線上到線下非常好的融合。所以結合剛才何老師分享的內容,我給大家分享一下鄉伴有家在做的一個事情,也就是***分享的主題《鄉伴有機食材溯源計劃——家庭食育助力有機農業》。
我們主要做的兩個事情貫穿了所有的項目,所有項目都圍繞這兩個事情來做。一是讓媽媽回歸家庭,擁有一份經營家庭健康和幸福的事業;二是讓食育回歸土地,讓更多的家庭走進有機農場。
簡單和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我學的計算機專業,跟食品農業沒有任何關系。畢業之后我在醫療信息化行業做了十幾年,曾任職華為、用友醫療、德國SAP公司項目經理、銷售經理等職。我在2016年從華為離職,投身生態有機農業,當時發起了守護大地綠色聯盟公益組織。2018年的12月,我離開廣州,扎根陜西鄉村,開始種地,種了一年多,之后創辦了守望家園。2020年的11月25號,在國際素食日這一天,我們創辦了鄉伴有家。其實鄉伴有家恰恰是在**期間做起來的一個項目,所以我的職業生涯的轉變是非常突然的。
我在華為工作的時候,一個德國醫生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畢業之后一直在做醫療,非常執著,但當時我在一個國際項目上,一個德國的醫生同事跟我說:“健康的本質不是取決于醫療,而是取決于食物和土壤。”她又和我說德國醫生是如何通過有機食材及生活方式轉變解決***中國面臨的很多慢性病問題的,還介紹了幾本書給我。當時她說的話對我影響很大,聽完后我感覺自己的方向好像錯了,所以經過三個多月的思考,我決定從華為離職。
△與醫生的合照
這是我們在鄉村創業時的辦公室,是一個普通的民房。從廣州過來的團隊還是挺堅強的,因為這里夏天沒有空調,冬天沒有暖氣……
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還是很骨感的。
當時的我們在開始的一年里都是很順利的,***收獲時也很開心,我們把南瓜存到倉庫里,因為不是特別了解存儲屬性,以為南瓜永遠不會壞,結果發現的時候已經壞了五分之四了。南瓜是從里往外開始壞的,根本看不出來有沒有壞,所以發現南瓜壞了的時候,幾乎已經全部壞掉了。南瓜不能直接放在水泥地上,而是應該騰空放置。當時我已經把所有的錢投了進去,而且還從支付寶上貸了20萬,從微粒貸里貸了30萬,結果積蓄全都沒有了,思考著自己應該不太適合種地,后來決定還是為大家做服務吧,所以又創辦了鄉伴有家。
鄉伴有家是一個專注于培育和服務家庭食育師的創業平臺,也是一個專注于生態有機食材的社群分享平臺。我們的定位是一個社會企業,可以從這幾點知道鄉伴有家到底在做什么。平臺方面,我們只保留銷售額的5%作為服務支撐。我們是一個服務平臺,全部按照服務架構來做,一方面服務有機基地,另一方面服務家庭。平臺的收入是固定的,跟我們的供貨價格沒有關系。鄉伴有家的定位是一個服務于家庭和有機基地/品牌的服務平臺,專注于服務。鄉伴有家只作為信息和服務的管道,構建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互信體系。
媽媽是一個家庭幸福的定海神針,媽愛是一個孩子愛這個世界的源動力。我的媽媽是一個殘疾人,她沒有雙腿,但在把我養大的過程中,每天卻都堅持為我做飯,我經常跟我媽媽說:“媽媽,***我做的鄉伴有家這個項目是我送給你比較好的禮物。”
以前我在華為工作的時候,媽媽經常跟我說:“你什么時候能回沈陽工作?”我家是東北的,我媽媽很想我。后來自從我做了鄉伴有家之后,我媽媽每天都問我:“***又去哪里溯源了?又幫助哪個農民賣了多少東西了?”她又說:“你好好做啊,媽媽全力支持你!”每次聽到我媽這么和我說的時候,我都特別感動,所以我深深體會到媽愛是一個孩子愛這個世界的源動力。
通過家庭食育,我們嘗試解決三個社會問題:一個是提升**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國;二是改善食品安全,助力有機農業,實現鄉村振興;三是促進家和文化,提升家庭幸福。
日本做食育做得比較早,已經做了30多年了。中國的食育才剛剛開始,現在國家也在提倡。食育是家庭廚房、餐桌承載的食物認知、飲食習慣、生活儀式感、家風傳承、傳統文化的傳承。家庭食育是以家庭為單位開展的食育。
家庭食育分為三個維度:慢病調理,健康廚房,家和文化。家和文化包括了剛才何老師說的自然教育、感恩文化和愛的表達。這個家和文化的內容有很多,包括傳統文化等,也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都需要有一個讓自己家庭和睦實修的方法。
到目前為止,“家庭食育師”實際上是我們提出來的。我們是這樣定義的:家庭食育師以鄉伴有家平臺為載體,分享一種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通過家庭食育的專業知識,分享生態有機食材,促進家和文化,幫助自己及更多的家庭收獲健康和幸福,同時獲得可持續的服務收入。
“鄉伴家庭食育師計劃”是鄉伴有家和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共同發起的,我們的證書是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頒發的。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應該是我們國家**早的一批4A級營養學會,創始人是開國元勛陳云的夫人于若木,在行業內非常有影響力,非常活躍。他們本來就是做食育的,但做的是兒童食育,沒有做家庭食育。所以我們找到這個學會的時候,負責人特別開心,他說終于可以彌補學會在家庭食育上的空白。
這是貴州的一個家庭食育師,一開始,她的社群只有兩三百個人,現在已經有兩三千人了,而且帶動了將近800個家庭開始做家庭食育,收入也比較穩定。
做家庭食育師有三個收獲,一個是讓自己和家人變得越來越健康和幸福;二是讓自己擁有服務他人的能力和價值;***,如果你能夠把前兩個做好,你會有穩定的事業收入。所以做家庭食育師不是告訴你能賺多少錢,而是首先你能把自己和家人變得健康和幸福,這件事情才是無價的。
我認為能夠讓媽媽真正回歸家庭,這件事的意義要比賺幾千萬幾百萬大得多,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全職主婦,重視她們為家庭付出的價值,因為她們真的承擔了很多。我也是剛剛有了寶寶,我發現女人一旦有了孩子之后,天生地會成為一個弱勢群體,一天24小時工作,沒有***,沒有白天晚上,而且沒有固定工資。所以,社會一定要給予媽媽們充分的尊重和價值感。家庭食育師對家庭、社會、地球都有無限的意義。家庭食育師是希望能夠給更多的家庭帶來幸福的擺渡人。
鄉伴有家作為服務平臺,在和產品品牌方合作方面,我們堅持以下三個原則:不貼牌,不***;提供深度品牌推廣服務;長期戰略,合作共贏。
△鄉伴家庭食育研究院的名譽院長:巖院長
△鄉伴家庭食育研究院的執行院長:孟憲威醫生
之前在醫療行業工作時,我很感謝那個德國醫生,她告訴我:如今,很多疾病都是通過醫療的方式把非常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做了家庭食育之后,我有個很大的感觸:這個世界上,比較好的東西都是無價的,但往往卻是**的,只是***我們不愿意去學。我們希望通過家庭食育把這些無價的、比較好的東西提供給更多的家庭。
△家庭食育公益大講堂
接下來說一下“鄉伴有機食材溯源計劃”在做什么。我們非常提倡自然教育,為家庭食育師選擇好的食材,讓她們真正感覺到什么是生態有機,什么是跟自然、土地的連接,所以我們發起了“鄉伴有機食材溯源計劃”。我們計劃三年內溯源100個生態有機基地,目前已經溯源了20多個,所有的產品都由鄉伴團隊親自溯源,親自送檢,基地信息全部透明公開。我們**幫助基地做品牌,做推廣,做直播,所有的短視頻和直播都是把基地位置信息全部放上去。我們鼓勵大家,包括在直播間里的所有人,都可以直接順著導航過去農場,在線下直接消費和學習,這樣既環保,價格還比較優惠,不需要在鄉伴平臺下單。
為什么要發起這個事情呢?***,我們希望助力生態有機農人提升品牌影響力,拓寬銷售渠道;第二,讓更多的家庭可以吃平價有機食材;第三,讓每個家庭可以走進有機農場,提升**的生態有機意識,過有機美好生活。
我們現在的直播,真的是去產地,真正跟農民一起體驗,更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夠感受到和看到背后的農人。有一次我們在直播時,有人問鄉伴有家種了幾畝地,我說一塊田都沒種,我曾經種過,發現我不是那塊料,但是***我們是生態有機農人的服務員。
我們希望大家不要關注我們的平臺,更多的是關注平臺背后的生態有機農人。其實鄉伴有家做了生態有機農業中**光鮮的一個環節,因為你們看我做鄉伴有家還不到三年的時間,居然就有了這么大的影響力,而且大家都覺得鄉伴有家的貢獻很大。其實很多有機農人在這個行業做了十年,甚至幾十年都沒有得到這樣的關注。所以我們做了有機產業中一個**光鮮亮麗、既有名還有“利”的活。但其實生態有機農人種地要投入的成本要大得多,周期還長,風險很高,很容易虧損。我種了一年,就把我所有的家當全部虧了,很多生態有機農人投了幾千萬,到現在還沒有實現盈虧平衡。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鄉伴有機食材溯源計劃”讓更多的家庭消費者關注真正做有機產品的人,關注那些做有機的農人,而不是關注一個平臺。應該這樣說,沒有這些有機農人在背后辛辛苦苦的耕耘,就不可能有這個平臺,所以***看上去我們好像很光鮮,做了很多事情,很辛苦,但其實我們的辛苦跟那些農人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我們合作了很多基地,可以很自豪地說,凡是和我們合作過的基地,他們的品牌和渠道銷售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去年我們跟云南紅河的一個基地合作,基地負責人和我說去年跟鄉伴有家合作,她的整個銷售提升了40%,賺了30多萬。我告訴她要去找更好的人才,我們幫基地提升管理。我希望每一個跟我們合作的集體,就像結婚一樣,一起長久地過日子,要一起成長。我們成長的時候他也要成長,希望永遠不離婚,一起相伴到老走下去。
我們也在做公域流量的破圈,視頻號、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全網有十幾萬粉絲。這個做了還不到一年,但是效果挺好的,做得還可以。現在我們每場直播的場觀都有一萬多,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每一次直播都能幫基地賣出去幾千單。
現在在平臺的商城上有一個鄉伴有機食材溯源專區,這個專區能看到各個基地的產品。你們可以先在專區里看看是否有你家周邊的農場,如果有,就不要在平臺上下單,可以直接去有機農場線下采購。大家可以在我們的平臺發現全國的有機農場,我更希望大家能夠發現自己周邊的有機農場。而且,這是真正的自然教育,媽媽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去有機農場和孩子介紹蚯蚓、青蛙、螳螂、蝗蟲、果子等。這些果子可以直接從樹上采摘,可以直接吃。
這樣的有機,這樣的自然教育是非常美好、非常生動的,我們希望我們所構建的未來是這樣的有機美好的愿景,而不是所有產品都在電商平臺上下單,這不是我們希望的未來。
這里再重新跟大家強調一下為什么我們要把所有的溯源基地信息全部開放。去年,有很多平臺找我們,說:“圃暢,看你做的那個有機溯源挺好的,能不能給我們供貨?”我說:“我們不做供貨,我可以把基地信息全部給你。”前段時間我就對一個銷售平臺的負責人說:“我可以把鄉伴所有的溯源基地全部開放給你們公司,只要你想要什么產品,我就直接對接產地和農人給你們,因為我希望有更多的銷售平臺助力有機農人,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態有機農業才能可持續發展。”同時,希望更多的家庭能走進有機農場,在地化消費,吃平價有機食材。只有真正實現在地化消費,我們的有機食材價格才會降下來,也更加環保。更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更多的消費者可以參與產地溯源,提升對有機農業的了解和信任,真正提升全國民眾的生態有機意識,真正地實現自然教育。如果我們的自然教育脫離有機農場,就不是真正的自然教育。我們不能走到一個用了農藥化肥的農場去和孩子說:“這是一個農藥化肥的農場,所以你不能隨便吃里面的食物!”所以真正的自然教育一定需要走進有機農場。
昨天我和綠發會的何老師,還有吳道源老師一起討論,我認為我們可以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因為我認為***的有機農場只靠賣產品是很難存活的,一定要一產二產三產相結合,尤其可以發展親子旅游,生態研學的項目。綠發會做的“生態廚房”項目非常好,可以幫助農場去做自然教育的模型設計。這樣的話,家庭不是走進有機農場這么簡單,而是要形成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是一個增值服務,它不只是銷售產品,而是真正讓家庭在農場中能夠通過這個項目受益。我認為只有這樣,有機農場才能經營得越來越好,而不是只靠賣產品,只靠賣產品很難生存,就算把價格再提高也很難生存。
我們的鄉伴家庭食育師計劃和鄉伴有機食材溯源計劃的一個小成就:鄉伴家庭食育師計劃做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鄉伴有機食材溯源計劃應該也是做了一年,而我們已經助力了20多個生態有機農場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實現了可持續銷售,培育了7000多個家庭食育師,并且讓她們實現了服務收入的可持續提升。此外還對20萬個家庭開展了家庭食育,開啟了生態有機的生活方式。如果說這里面讓我**自豪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我們讓很多的媽媽回歸了家庭,陪伴自己的孩子和父母,所以我經常跟我媽說:“雖然我不經常回家,但我其實很愛你,而愛你就是讓我愛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媽媽。”除了讓更多的媽媽回歸家庭,我們也希望更多的有機農人能夠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和認可,真正讓更多的消費者不再關注銷售平臺,而是關注平臺背后的有機生產者,他們才是**值得尊敬的人,他們才是**可愛的人。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