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烘焙店還是現在的烘焙風口嗎?
開在自家摟下的面包店越來越多,這些離家近、面包和蛋糕品類又多的社區品牌店,讓年輕人感到親切又便捷。為什么連鎖的烘焙店反而敵不過嵌在小區內的民間面包店呢?
90后、00后年輕一代成為消費的主力群體,消費習慣和三觀與80后、70后截然不同,更強調能否取悅自身以及快捷性。除了網購,走兩步路就能到的小區烘焙店、便利店就是他們的喜歡。不是千篇一律的裝潢與面包品類,社區面包店別出心裁的設計與創意性面包,收獲了一大批年輕的粉絲。
本文目錄/ content
1: 社區型烘焙是未來嗎?
2: 社區烘焙異軍突起
3: 社區型烘焙還有擴張空間嗎?
4:新型社區店的大趨勢
01
社區型烘焙是未來嗎?
中國的烘焙行業正經歷著快速而多元的發展。近年來,烘焙市場呈現出一種蓬勃發展的態勢,消費者對于烘焙產品的認知逐漸從傳統的面包店中跳脫出來,轉向更多新銳、新潮的品牌。2017年,鮑師傅的火爆更是成為了烘焙行業變革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它打破了烘焙行業長久以來“有品類無品牌”的困境,緊跟了新潮流。
早在2017年現烤店模式風頭正勁時,就有業內人士大膽預測:現烤店模式或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逐漸淡出市場,而新型社區店則會爆發出更大的活力。誰曾想不過區區兩年,這個預測已成現實。
雖然現烤店模式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但曾經令眾多連鎖餅房頭疼的社區店模式已經覆蓋了中國區,社區烘焙鱗次櫛比,就連過去一直流連于超市買面包的老頭老太太都忍不住直接品嘗社區的烘焙美食。
從城市商業模式的演變來看,中國城市商業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其商業中心的裂變和新商業體的不斷涌現,進一步分散了人流和市場。這種趨勢使得傳統的商圈店、旗艦店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而新型社區店則因其貼近消費者、提供便捷服務的優勢,逐漸嶄露頭角。
烘焙業的未來,將越來越強調專業分工和品類細分。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專業,隨機性購買的模式將被瓦解,大而全、多而雜的現烤模式將逐漸被淘汰。而社區型烘焙店,憑借其個性化、在地化的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成為未來烘焙市場的重要發展方向。
據研究數據表明,超過75%的90后會分享美食相關內容,72%的美食分享包含圖片和視頻,80.5%的帶圖評論分享來自80后和90后。這些年輕消費者不僅追求美食的口感,更注重美食的社交性。他們會在網紅烘焙品牌那里打卡,但也會因為追求不同而選擇社區烘焙店。社區烘焙店通過加入主理人自己的想法、高昂的原材料,讓每款產品都具備獨特性,滿足了年輕消費者的分享需求。
02
社區烘焙異軍突起
社區烘焙店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烘焙店的模式。面包店不再只存于冷冰冰的商場里,在社區里可以輕松買到自己想要的面包,有空還能跟面包主理人嘮嘮家常,獨特的人情味是連鎖店所不具備的。相比市中心的面包房,開在自家樓下的社區烘焙店不僅親切,而且便捷,自然更受年輕人青睞。
日益增長的房租是許多烘焙店老板開店的難題。而社區面包店的出現橫掃了這一難題。面積不大、位置一般、人手投入不多展現出了可觀的利潤率。社區烘焙店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烘焙店的模式。
此外,社區烘焙店還能與特有資源結合,打造“專屬特色”。比如浙江新美心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利用新疆天山的質量奶源資源,打造出“天山牧場鮮奶烘焙”這一新型社區店IP,成功實現了業績翻倍。
在新型社區店模式中,現烤產品依然占據重要地位,但與傳統現烤模式不同的是,它需要強大的后方支持。新型社區店較少一個人能支撐一個店,較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實現的利潤率卻極高。同時,新型社區店在產品規劃上也順應了烘焙主食化的趨勢。它們提供早餐,晚上也能供應第二天的開胃吐司、面包等,抓住了一批老客戶的胃,提高了復購率。
接下來,新型社區店在規模上也更加精簡。相比傳統的80—120平方米現烤模式,40—60平方米的空間足以滿足需求。社區烘焙店憑借其便捷性、低成本、個性化等優勢,在烘焙市場中異軍突起。隨著消費者需求的進一步細化和個性化發展,社區烘焙店反轉成為烘焙市場的重要風口。
03
社區型烘焙還有擴張空間嗎?
1.成熟社區型面包店
不隨意擴張
在社區烘焙領域里,那些贏得成功的店鋪已然穩固了自己的市場地位。它們擁有一批忠實的顧客,憑借著突出的產品與服務贏得了良好的聲譽。隨著品牌日漸成熟,眾多資本力量紛紛向其伸出合作之手,意圖通過加盟合作、投資入股等形式,助力這些店鋪拓展至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然而,面對這些誘人的機遇,絕大多數社區烘焙店的店主都表現得十分理智與審慎。
一位店主真誠地分享道:“我們專注于產品的本質,同時也注重平衡工作與個人生活,經營社區烘焙店對我們來說,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這句話深刻反映了眾多社區店主的心聲。他們并不渴望成為下一個龐大的連鎖品牌,而是堅守初心,致力于為社區居民持續提供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守護這份獨特的生活情懷。
2.新中式品牌崛起
也是把雙刃劍
近年來,新中式烘焙品牌猶如春日里競相綻放的花朵,為烘焙市場注入了勃勃生機。但隨之而來的市場競爭白熱化,卻讓不少品牌陷入了產品同質化、成本高昂、利潤微薄的窘境,即便是曾經的網紅品牌如虎頭局、墨茉點心局也難以獨善其身。
相比之下,諸如好利來、瀘溪河、鮑師傅等老牌烘焙品牌,則憑借扎實的經營理念和出色的產品品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這些品牌雖同樣涉足新中式烘焙領域,卻并未盲目追求規模的快速擴張,而是將重心放在了提升產品質量和優化顧客體驗上。
如今,瀘溪河等老牌烘焙品牌正加速其市場布局,釋放出強烈的擴張信號。這是否預示著新中式烘焙品牌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邏輯層面分析,這一結論尚需謹慎對待。畢竟,烘焙市場的波動與經濟大環境緊密相連,而消費者對烘焙產品的需求也在持續演變。
在此背景下,部分烘焙品牌開始將目光投向更加貼近消費者需求的社區烘焙領域。相較于商場店鋪,社區烘焙店憑借低廉的租金、較低的運營成本以及高性價比的產品,更好地契合了當前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3.社區烘焙品牌的多元化發展
近年來,社區烘焙品牌得到了快速發展。這些品牌以質價比高、口味良好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社區烘焙品牌中,我們可以發現幾種不同類型的店鋪形態:
個性親民的兩元面包店:這類店鋪定價極低,通常在2元到5元之間。它們以低成本、高效率的運營方式,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然而,這種低價策略能否長期維持下去,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親民店鋪:這類店鋪定價在5元到20元之間,更加注重產品的性價比和口感。例如春風面包供銷社和快樂加貝等品牌,它們通過獨特的裝修風格和豐富的產品線,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
品質社區店:這類店鋪定價在10元到20元左右,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和口感。例如NONNA諾奶奶烘焙面包店,它們以意大利面包品類為特色,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文藝品質社區店:這類店鋪定價在10元到30元之間,不僅注重產品的品質和口感,還非常講究店鋪的設計感和文化氛圍。它們通過獨特的品牌理念和設計風格,吸引了大量追求品質生活的消費者。
04
新型社區店的大趨勢
隨著中國城市化商業格局的持續演進,傳統購物熱點的客流量逐漸分散。以昆明為例,昔日市中心的小西門-南屏街商圈,曾是昆明市民購物休閑的優先圣地。但時至現在,昆明的商業版圖已擴展至全城各處,市中心不再是消費者的之一聚焦點。這一變遷引發了新商圈雖規模龐大,卻面臨人流稀缺、經營日益艱難的境況。
面對這樣的市場變遷新型社區商鋪悄然興起。它們憑借“即烤即售”、“新鮮出爐”、“潮流風尚”的特色,顛覆了傳統社區商鋪只作為配送站的單一角色:
1.招牌現烤
烘焙業的魅力在于其時尚、新鮮與年輕化的特質。新型社區商鋪通過融入“現場烘焙”理念,利用烘焙的香氣和熱度吸引顧客駐足,同時提升了店內產品的鮮活度,精細對接了消費者對新鮮烘焙品的渴望。
2.創新整合
在沿襲傳統模式的基礎上,新型社區商鋪結合自身特點,巧妙整合資源,進行細微的創新改造。通過這一小步的跨越,創造出與常規模式不同的亮點,從而吸引更多顧客的目光。例如,部分商鋪將地方特色食材融入烘焙產品中,打造出別具一格的地域風味烘焙品。
3.豐富產品線
新型社區商鋪致力于提升顧客生活的便捷性,成為消費者家門口的烘焙坊。在產品規劃上,它們緊跟烘焙主食化的趨勢,推出如經典吐司、餐包、排包等主食類烘焙品,滿足消費者對烘焙主食的需求。同時,精心規劃出貨時間,洞悉消費者“提前備餐”的習慣,確保全天候都有熱賣產品供應。
*本文轉自全球烘焙指南,只作分享,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