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海葬是將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種葬法。骨灰撒海,沖破了傳統的“入土為安”觀念。人從自然中來,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是繼墓葬以后的又一次重大革新,是人類思想的一大飛躍,是社會文明的一大標志。海葬有利于節約土地、發展經濟,有利于移風易俗,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骨灰撒大海,情意留人間。樹葬,現代樹葬是殯葬的一種新形式,就是人們以認養綠地的辦法,植一些樹木,將親人的骨灰撒在樹下。現代樹葬較大的特點就在于,它的地面是沒有任何殯葬設施的,而是以紀念樹或自然石為標記。生態節地葬從形式上看似簡單,卻包含了深厚的生命哲學與情感。黃浦雙人合葬生態節地葬有什么講究
南都記者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用更加開放的心態來看待“身后事”。不修墓穴、不立碑,而將逝者骨灰撒在汪洋大海之中、葬于綠樹紅花之下,生態葬這一新型安葬方式也在悄悄流行,甚至受到年輕人“追捧”。今年28歲的熊女士表示,幾十年后,如果到了離開的時候,希望能選擇生態葬的方式。在她眼里,比起條條框框的人生,更希望在離開這個世界時,可以自由自在。“我覺得生態葬的方式自由且浪漫,無論是與花海樹木作伴,被鮮花簇擁,或隨大海漂泊,都是很好的選擇。”她覺得,不論是何種方式,都只是一種儀式而已,“人走后能夠活在親人的心中就夠了。”南橋生態節地葬市價普及生態葬,為我國殯葬事業注入綠色、人文、和諧的新內涵。
“有一位退休不久的老先生來咨詢樹葬,他覺得留給孩子、家人的應該是做人的道理和善良的內心,而不是一座冷冰冰的墳墓,去世后應該回歸自然,與大地、青山融為一體。但他的家人反對他這么做,覺得樹葬會讓家人丟面子,無法向親朋好友交代。”唐曉林記得,那位老先生決心很大,如果家人不接受,他想提前預定樹葬,以免家人不按照他的意愿辦理后事,“如果有必要,他還要去做一個公證,委托我們按照樹葬要求處理骨灰。”樹葬,“增”與“減”的因素考量。
生態葬為何越來越被社會接受?生態葬不是新生事物。1997年有關部門《殯葬管理條例》頒布實施,明確“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國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處理骨灰”。2016年,民政部等9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這是全國頭一個推行綠色殯葬的文件。據統計,2019年杭州主城區生態葬數量為188例,2020年為312例;2021年,全市選擇生態葬的數量為443例,2022年為431例。今年,只選擇江葬的就有441例。截至目前,杭州累計有3195位逝者的骨灰撒入錢塘江。許多年輕人更傾向于選擇生態節地葬,體現對傳統觀念的反思。
隨船同行的福州市民政局社會事務和區劃地名處處長裘旦紅告訴記者,今年福州市一共有209位逝者選擇海葬,他們選擇海葬的理由各不相同:有的心憂子女,囑托喪事一切從簡;有的自小離鄉,在生命終點選擇落葉歸根;有的則是一些南下干部,對這片大海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希望死后能夠聞濤而眠。在裘旦紅看來,這個星球,海水能抵達70%以上的地方,在萬頃碧波中徜徉未嘗不是一種自由。當海上輪船成為送別逝者的“十里長亭”時,在山區,一些逝者選擇以草木立碑,與繁花為伴。生態節地葬不僅節省土地,還能保護生態環境,向可持續發展邁進。閔行亭葬生態節地葬價位
普及生態葬,有利于推動殯葬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黃浦雙人合葬生態節地葬有什么講究
近日,家住越城區團結社區的86歲袁姓老人遵從伴侶遺愿選擇海葬,并將一萬元海葬補助通過“小額慈善冠名基金”捐出,定向幫助社區困難家庭,引發熱議。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增強,埋葬逝者的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誕生了許多新型的節地生態安葬方式。什么是節地生態安葬?節地生態安葬,就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鼓勵和引導人們采用樹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黃浦雙人合葬生態節地葬有什么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