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山古村是一個原汁原味的古村落,民居保留著相當數量的明清建筑,錯落有致地散綴在青山碧水之中,河中游魚戲嬉,碧水清澈,村民外不閉戶,民風淳樸,環境幽美。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造就了布袋山彌勒谷青山綠水相間的清幽環境。這里,也是一塊好的地方。中國傳統風水學的精粹在這里都能充分體現。漫步在小村中,你會看到建筑依山傍水,講究整體原則、天人合一,更為神奇的是布袋古村形如一條游龍環臥。有龍首、龍角、龍耳、龍前爪、龍背、龍脊、龍胸、龍腹、龍鰭、龍后爪惟妙惟肖。行走在古村中,你會有物我兩忘的感覺。布袋山依山而建的小村莊,居住的也大多是黃氏后裔。重慶去布袋山旅游路線
布袋山村子依山曲折,一進村口,看不到幾座房子,慢慢進去,才開始顯山露水。村民一見客人來到,非常熱情,問候以后,邀請到他們家中作客。五月的布袋坑村,家家都在收獲著金銀花草,那芬芳的花香,沁入心脾,讓人清腦醒肺,坐下就不想走開。一位90歲的老奶奶告訴我:金銀花可入藥,這個季節山下會有人上來收購,賣了它可以貼補家用。老房、老路、老道地,村民把每一份精致,獻給家園建設的方方面面,維護著原汁原味村落的角角落落。那怕是一座小小的廁所、垃圾箱,也做得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在長長的穿村而過的柔極溪上,我絕少看到那怕是一個塑料袋,一片廢舊紙,就連游在溪中的鴨子,也不去驚擾特定水域的溪魚,成為村里的奇觀之一。重慶去布袋山旅游路線布袋山古村是一個原汁原味的古村落。
在這布袋山半山處,海撥約260米,巡視四周,多處山形狀酷似彌勒佛的形象,所以這里被命名為彌勒谷。我們都不是虔誠的佛教徒,但此時此地此景,大家都紛紛議論起彌勒佛,邊登山邊賞景邊聊佛,也開闊眼界,增加些宗教知識。大家都覺得風景區的投資開發者打這個佛教牌還是蠻有眼光的。因為彌勒佛是我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相傳唐末至五代時明州奉化僧人布袋和尚(彌勒佛的化身)云游到此,并在此布道,信眾頗多,于是這里的村民將村名改為“布袋坑村”,還在村里修建了一座彌勒寺,只是在“改變”中被毀,目前正在恢復重建中。放眼天南海北,在香火旺盛的寺院中,總能看到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顏開、手攜布袋席地而坐的胖菩薩,他就是彌勒佛。他在笑什么?為什么笑?給人們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走在布袋山路上并不覺得可怕,但從谷歌的電子地圖上卻讓人看得膽戰心驚,光是十個連續的180度大轉彎就抬升了250米高度,直把人盤得暈頭轉向,本來預計一個半小時的路程,結果走了將近二個小時。布袋坑位于北緯28度42分14秒,東徑120度56分47秒海撥800多米的崇山峻嶺中,與它直線距離只有2公里的柵頭村卻已無路可通,非要過去,必須得繞上幾十里山路,讓人領略到什么叫"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我在推斷:布袋坑的祖先帶領族人住到這么遠的與世隔絕的深山老林里,除了苛政猛于虎的原因外,也不排除避禍避難的因素。布袋山坡上掛著一排紅燈籠的廊橋。
布袋山柔溪清,石徑斜。鳥鳴聲聲,溪水淙淙,與松濤共唱,與竹影同舞。仰望,重山疊翠,煙磴層層。白云深處,隱藏著一個小小山村,數度相訪今又來,不知那兒的山水可還記得故人?漫步于沙灘村柔極溪畔,不免過謁祭祀黃氏先賢的太尉殿。門口的古樟樹依然亭亭蓋蓋,生機盎然。沙灘村大多是黃氏后裔。竹林中,山鳥乍啼,啼破閑谷之寧靜。石壁上,孤梅怒放,放飛芳春之馨香。轉了大半個小時,四周已是群山環抱,似無前路。身旁卻是絕壑險峻,唯余鳥語。轉過一彎,眼前豁然開朗,已至布袋山風景區。布袋山蒼山云影季節、物候不時輪轉。嘉興去布袋山游玩
布袋山上,多處山形狀似彌勒佛的形象。重慶去布袋山旅游路線
不知道你是否能感受到來自布袋山的那種空靈,那種隨性,就像是遠離城市,遠離硝煙一樣,人景物和諧到融為一體,描述為桃花源并不過分。同樣的文字與圖片只能看到,只能驚嘆它的美,但是我驚嘆的卻是它的魂。有時候給自己適當放個小長假,感受陽光,呼吸來自清澈靈魂的空氣,掃去一切城市的喧嘩,挺好,門票包含古村落景區,從古村落到景區停車場有小面包車接送,需自費交通費,為保證取票、入園順利,預訂時請務必填寫真實姓名、手機號碼等信息。重慶去布袋山旅游路線
浙江臺州黃巖布袋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位于嶼頭鄉布袋坑村,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一家其他型企業。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安全、質量有保證的良好產品及服務,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公司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具有山水畫廊景區,中國傳統村落景區,夢幻溪景區,忘憂谷景區等多項業務。布袋山旅游以創造***產品及服務的理念,打造高指標的服務,引導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