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多年的發展,云南省澄江市把小小的藍莓做成了大產業,實現企業有發展、農戶有收益,點燃了人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藍莓已成為當地綠色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走進云南某藍莓公司位于澄江市左所片區的種植基地,只見一株株綠茵茵的藍莓樹枝繁葉茂,工人們正在田里對藍莓進行除草。據悉,從翻耕到土地平整,從栽培到除草,從養護到采摘,藍莓產業全生產鏈條需要大量勞動力,該公司吸納了當地及周邊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帶動農民朋友增收致富。湛江藍莓的種植者們對每一顆藍莓都傾注了心血,只為讓消費者品嘗到的果實。浙江農副澄江藍莓辨別
云南省氣候具有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等特點,滿足藍莓生長所需要的低溫條件,且大部分地區土壤酸堿度適宜于市場常見藍莓品種的栽培。云南省所生產的藍莓品質上乘,吸引了眾多國際品牌入駐投資,諸多常綠藍莓優良品種的引進填補了全年藍莓產業空檔期,推動云南藍莓進入設施基質栽培3.0時代。藍莓品質主要取決于三個重要因素,品種、栽培技術以及氣候條件。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組建創新團隊引進了30多個藍莓品種,先后篩選出10余個品種,在曲靖市、昭通市、玉溪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保山市等地大規模種植。創新團隊對云南省本土野生藍莓資源開展精細鑒定和特異性資源創新利用,培育1萬余株雜交實生苗,并建立起藍莓高效繁育技術體系,獲得“一種快速培育藍莓早期定型組培商品苗的方法”,研制了云南地方標準“藍莓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如今,云南省澄江市藍莓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種植戶230多戶,質量種苗及服務讓更多農戶靠藍莓種植走上致富道路。湖北國產澄江藍莓可以吃嗎湛江藍莓在種植過程中,嚴格把控每一個細節,確保藍莓的品質和安全。
將土地流轉后,潘麗芬回到基地務工,施肥、除草、采摘……每天收入100多元。尹梅花說,每年四五月份是用工高峰期,每天有上千人忙著采摘藍莓,一天支付給務工人員的工資超過10萬元。每年藍莓采摘季,到基地觀光、體驗的游客也很多。游客們穿梭在藍莓林間采摘體驗品嘗,拍照留念,林間充斥著一片歡聲笑語。尹梅花介紹,每年來基地采摘體驗的人數約三四萬人,這也增加了基地的人氣。不止朱家山藍莓種植基地,近年來,澄江市立足自然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打造以藍莓為主的生態觀光農業產業園區,在統一規劃和技術指導下發展集約化、規范化、標準化藍莓種植,助力云南打造世界前列的“綠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
藍莓在水分方面的特點可概括為抗旱、喜水、怕澇。藍莓抗旱能力強,但由于根系較淺,過度干旱會影響其生長,因此,充足的水分對藍莓是非常重要的。但水分過多,也會造成藍莓根系腐爛。若在天氣晴朗的夏季,每隔一兩天灌溉一次。 1.土壤水分含量:適當的土壤水分是藍莓生長所必需的,水分不足將嚴重影響樹體生長發育和產量。從萌芽至落葉,藍莓所需的水分相當于每周降水量平均為25厘米,從坐果到果實采收期間為40厘米。沙土的土壤濕度小,持水力低,需配制灌水設施以滿足藍莓水分需要。常用的灌水方法有溝灌、噴灌、滴灌和依賴土壤水位保持土壤水分的下層土壤灌溉方式。 湛江,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了的藍莓。
藍莓果實是加工的上好原料,在美國,藍莓常與其他果品加工成復合飲料,如藍莓橘子汁、藍莓葡萄汁、藍莓蘋果汁等。藍莓可供鮮食或加工,但深度加工可以提高經濟效益,這也是大多數小果類果樹的獨特優勢。 藍莓產品主要有四大類:鮮果、冷凍果、加工果酒和藍莓色素。鮮果90%出口日本,10%供應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市場;冷凍果大約80%出口,以歐洲市場為主,20%供應國內食品企業用作加工原料;藍莓果酒主要供應中國國內市場,小部分外銷日本;藍莓色素提取物幾乎100%出口歐美市場。湛江藍莓的種植過程中,注重科技支撐,提高了藍莓的抗病能力和品質。湖北特別澄江藍莓
湛江藍莓的種植基地還開展了觀光旅游業務,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和品嘗。浙江農副澄江藍莓辨別
施肥原則:應充分滿足藍莓生長結實對各種營養元素的要求,施用有機肥,禁止使用含氯化肥和雞糞。 2.肥科種類:常用的肥料種類有沼液肥、綠肥、餅肥、堆肥、漚肥和廄肥等有機肥。 3.施肥時間和數量:⑴.幼樹施肥:栽植后3月份和5月份各施1次肥,施用有機肥300-500克或者硫酸鉀型復合肥30-50克,栽植后首年距離樹木根部15-30厘米處施肥,栽植后第二年距離樹木根部30-50厘米處施肥。 ⑵.結果樹施肥:結果樹每年施基肥1次,于9月中旬至翌年2月份萌芽前施入腐熟的牛糞、廄肥等有機肥5千克;采用1次追肥的,可在花后1-2周內施入;采用2次追肥的,可在謝花及采收期限結束時施入,株施硫酸鉀型復合肥(氮:磷:鉀為15:15:15)150-300克。 ⑶.施肥方法:施肥方法有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穴狀施肥等,幼樹施肥常用環狀溝施,結果樹常用條狀溝施。浙江農副澄江藍莓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