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家政服務,攜手大谷家庭服務,不僅可以享受到家服務創業新風口帶來的機遇,更可以與大谷家庭服務共同成長,共創美好未來。
上線1年多的“京東家政”平臺,提出“京管家”服務模式,將自營模式延伸至家政領域。比如細化家政服務標準,明確了包括門窗縫隙、地面水漬、鞋底擦拭等場景在內的138項服務標準。“這些服務標準化背后,是‘京東家政’嚴格的培訓機制。”據“京東家政”相關負責人介紹,“京東家政”的保潔師上崗前,需要在培訓中心完成“理論+實操”共計80個課時的學習,并通過上百個考核項目,以確保服務能力達標。
數字化還能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加安全可靠的家政服務。例如,深圳市人社局自主研發了“家政通”信用平臺,為全市家政企業和家政服務人員建立起誠信檔案。消費者可通過掃描信用證書,查詢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犯罪記錄、健康體檢、技能培訓等信息,解決了消費者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截至去年底,深圳市已有407家企業該平臺,錄入家政服務員超過20萬人。
讓家政在社區“有地落腳”吸引更多優質家政服務嵌入社區,哪些難點有待突破?亦蓁母嬰董事長俞蓓芬認為,家政服務類企業進駐社區,需要具備扎實的軟硬件條件。“首先要加強社區、街道等部門的重視,要認識到家政服務是社區公共服務的一部分,具有公共服務的性質。其次,社區能滿足一定的空間標準、設施要求等,便于開展服務培訓、服務咨詢等。”俞蓓芬說。阿姨來了董事長周袁紅認為,大難點在于場所。“家政企業的服務場景就在社區。給家政企業提供場所,我們才能真正扎根在社區。房租成本適中,家政企業才能在社區持續深耕。”周袁紅表示,房租成本降低了,服務價格會隨之降低,家政服務的便利性與時效性也能隨之改善,這能夠支持企業提供更快、更準、更放心的服務。
是推動家政進社區,促進居民就近享有便捷服務。包括支持家政企業在社區設置服務網點,加大社區家庭服務稅費減免力度等。是加強平臺建設,健全家政服務領域信用體系。包括建立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系統,加大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力度等。
家政服務關系千家萬戶,既是朝陽產業,也是愛心工程,大有可為。近年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居民消費能力在不斷增強,社會分工日益細化,居家養老、康復護理、育嬰育幼、烹飪保潔等多樣化的家政服務需求呈現剛性增長,家政服務業市場總規模保持20%左右的增速。2018年家政服務業經營規模達到5762億元,同比增長27.9%,從業人員總量超過3000萬人。不斷擴大的市場規模,日益提高的家政薪資,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好家政服務業的發展前景。然而,與人們消費的新需求相比,家政服務業發展還存在供需矛盾。家政從業人員數量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缺口,家政服務質量與美好生活需要之間的差距,制約了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究其原因,在觀念層面上,家政服務業“不夠體面”,社會地位、技術含量不高,無形中對有意從事家政服務業的人員造成壓力;在職業層面上,家政服務在工作時間、雇用形式、服務形態上都比較靈活,容易給求職者帶來穩定性方面的顧慮,其中職業晉升空間小、行業專業化規范化程度有限是重要影響因素;在法律層面上,從業者的權益保障也有待完善。在發展中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推動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