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揚理中國清代書法在近300年的發展歷史上,經歷了一場艱難的蛻變,它突破了宋、元、明以來帖學的樊籠,開創了碑學,特別是在篆書、隸書和北魏碑體書法方面的成就,可以與唐代楷書、宋代行書、明代草書相媲美,形成了雄渾淵懿的書風。尤其是碑學書法家借古開今的精神和表現個性的書法創作,使得書壇顯得十分活躍,流派紛呈,一派興盛局面。明末與清,美學主潮以抒情揚理為旗幟,追求個性與發揚理性互相結合,正統的古典美學與求異的的新型美學并盛。清代書法的總體傾向是尚質,同時分為帖學與碑學兩大發展時期。 書法的形態和技巧亦呈現了一種百家爭鳴的局面。紹興福字書法欣賞
從表面字義理解,書法指書寫的法度。生活中,書法一詞另具備以下含義:DI一,某幅書寫作品的代稱或者所有書寫作品的統稱;第二,一種藝術類別,一般指書寫漢字的藝術。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書法的法度追求ZUI高、ZUI嚴謹,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ZUI頂峰的。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于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杭州硬筆書法字帖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書體沿革流變,書法藝術異采迷人。
墨的出現很早,《述在書法纂》上說:西周邢夷始制墨,說是煤煙所成,卻是西漢以后的事。其原料不同,可分為油煙墨、漆煙墨、松煙墨,分別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燒的煙炱,加黃明膠和麝香、冰片等制成。南北朝時易州的墨和剡縣的紙很有名。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西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現了麻制的紙,但很粗糙。自漢以來,現留存于世的書畫,均以桑皮紙(又稱漢皮紙)書畫,東漢蔡倫采用多種原料和改進制紙方法,使紙的質量和產量都大為提高。由于紙的廣FAN使用,晉安帝才下令廢除了自古沿用下來的竹木簡,把歷史推進到QUAN面用紙的時代。唐代的造紙業非常發達,宣州出宣紙,江西臨川出薄滑紙,揚州出六合箋,廣州出竹箋等,都是上等品。
石鼓文對后世的書法與繪畫藝術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不少杰出的書畫家如:楊沂孫、吳大澄、吳昌碩、朱宣咸、王福庵等都長期研究石鼓文藝術,并將其作為自己書法藝術的重要養分,也融入進了自己的繪畫藝術中。墓志銘,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載有死者傳記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時,無論是持家、德行、學向、技藝、政績、功業等的大小,濃縮為一份個人的歷史檔案,以補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國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斷代的確證。墓志銘包括志與銘兩個部分。 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載體。
隋結束南北朝的混亂局面,統一中國,和之后的唐都是較為安定的時期,南帖北碑之發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居書史承先啟后之地位。隋楷上承兩晉南北朝沿革。下開唐代規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遺世,多為真書,分四種風格:1、平正淳和如丁道護的《啟法寺碑》等2、峻嚴方飭如《董美人墓志銘》等3、深厚圓勁如《信行禪師塔銘》等4、秀朗細挺如《龍藏寺碑》等。唐代書學鼎盛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ZUI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后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行書應該寫的像楷書。徐州毛筆書法作品
至如秦漢碑,惟一二三書法不同。紹興福字書法欣賞
唐初,國力強盛,書法從六朝遺法中蟬脫而出楷書大家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歐陽通四家為書法主流。總特點結構嚴謹整潔,故后代論書有“唐重間架”之說,一時尊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結合,李邕變右軍行法,獨樹一幟,張旭,懷素以顛狂醉態將草書表現形式推向極ZHI,張旭史稱“草圣”,孫過庭草書則以儒雅見長,余如賀知章,李隆基亦力創真率夷曠,風骨豐麗之新境界。而顏真卿一出納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謂唐人書取法,魯公大備。到晚唐五代,國勢轉衰,沈傳師。柳公權再變楷法。以瘦勁露骨自矜。進一步豐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楊凝式兼采顏柳之長。上朔二王,側鋒取態,鋪毫著力,遂于離亂之際獨饒承平之象,也為唐書之回光。五代之際,狂禪之風大熾,此亦影響到書壇,“狂禪書法”雖未在五代一顯規模,然對宋代書法影響不小。紹興福字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