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立佳創:工程機械景氣度上行 人形機器人量產將近
工程機械行業
國內市場:
挖機領域:中大挖景氣度有望持續回升。2024 年 12 月小松中國區挖掘機開工小時數創 3 年新高,國內中挖、大挖銷量同比增長,且 2025 年基建開工和資金端持續改善,雅魯藏布江等大項目拉動,中大挖銷量有望繼續增長,主機廠盈利能力進入上行通道。
非挖板塊:起重機和混凝土等非挖機械在 2021 年高點下滑后,在化債、政策偏向穩樓市的背景下,2025 年有望筑底回升。
海外市場:2025 年海外需求降幅有望收窄,中國品牌競爭力凸顯繼續提份額。印尼、非洲、南美、中東等地有望迎來行業貝塔向上與中國品牌市占率提升共振;歐美地區受大選影響需求不振,但降幅持續收窄。
新增長點:礦山市場新需求和電動化產業進程值得關注。全球露天礦山裝備市場規模大,國產露天礦山機械品牌力逐漸建立,礦山客戶對產品穩定性、可靠性要求高,后市場利潤空間大;電動化工程機械優勢明顯,礦卡可能成為下一個電動化爆款產品。
人形機器人行業
技術突破與創新:大語言模型的突破極大推動了本輪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爆發,世界模型、空間智能、視覺語言動作大模型等關鍵技術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突破點,物理 AI 將成為趨勢。
產業化落地加速:2025 年有望迎來商業化量產元年,地方GOV、車企、互聯網大廠紛紛加碼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有望迎來密集催化期。工業制造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率先落地場景,商業服務領域次之,家庭消費端潛力比較大。
產業鏈發展: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主要由上游的原材料、中游的關鍵零部件以及下游的人形機器人整機構成。關注價值量高且有技術壁壘的人形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環節,如執行器、靈巧手、行星滾柱絲杠、六維力傳感器等。
船舶制造行業
市場景氣度延續:2024 年全球新造船訂單量創下 17 年以來比較高,船價維持較高水平。中國船廠在本輪上行周期中較為受益,2024 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均大幅增長,占全球總量的比例較高。
利潤修復空間大:隨著前期減值計提、低利潤率訂單交付,中國船廠盈利拐點已現,但較上一輪周期高點仍有修復空間。當前造船鏈關鍵標的在手訂單飽滿,且結構持續優化。
政策推動綠色發展:五部門聯合印發《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2030 年)》,提出到 2025 年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體系初步構建,綠色船舶產品供應能力進一步提升,船用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技術應用與國際同步。
(恒立佳創是恒立集團在上海成立的一站式客戶解決方案中心,旨在為客戶提供恒立全球12個生產制造基地生產的液壓元件、氣動元件、導軌絲桿、密封件、電驅電控、精密鑄件、無縫鋼管、傳動控制與系統集成等全系列產品的技術支持與銷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