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這個難題,慧視光電的算法工程師給出了小目標識別算法的方案,通過加強目標特征、數據增廣、放大輸入圖像、使用高分辨率的特征、設計合適的標簽分配方法,以讓小目標有更多的正樣本、利用小目標所處的環境信息或者其他容易檢測的物體之間的關系來輔助小目標的檢測。此外,利用自研的深度學習算法開發平臺,通過不斷的深度學習,能夠讓AI更加精細的識別目標。這個方法在瑞芯微RK3588、RV1126、RK3399pro等系列圖像跟蹤板上得到了較好地驗證。因此,將這個算法用在無人機高空識別領域,完全能夠彌補傳統算法的不足,達到更加穩定鎖定跟蹤的目的。RK3588是小型化國產板卡。陜西機載吊艙圖像識別模塊研發
慧視VIZ-YWT201微型雙光吊艙集成集成可見光攝像機、紅外熱像儀等傳感器,能夠實現晝夜成像,內置成都慧視自研全國產化RV1126圖像跟蹤板,搭載自研AI跟蹤算法,重量只有280g。能夠對地面車輛、人員等目標進行晝夜觀察、識別、捕獲和跟蹤,上報目標的圖像及坐標信息。慧視VIZ-YWT202微型雙可見光吊艙集成寬窄視場2路可見光攝像機,重量小于260g,采用金屬外殼,抗沖擊力強,具有功耗低、陀螺穩定、小體積、輕重量的優點。慧視VIZ-GT05V微型三軸雙可見光慣性穩定吊艙搭載一顆千萬級可見光CMOS傳感器和一顆星光級可見光CMOS傳感器,具備大小兩個視場角,能夠實時輸出1080P的高清可見光視頻,可實現夜間微弱光線下的目標觀測。可應用于微小型無人飛行器、無人車、無人艇和其他無人觀測設備,進行警務執法、電力巡檢、安保巡視、救援搜索、消防救火等任務。圖形圖像識別模塊算法目標識別用慧視光電的板卡!
高空墜物已經成為城市安全的一大威脅,一方面來自于人,而另一方面則來自于建筑物。以前的樓房大都是馬賽克墻面,然后在外面再涂一層亞士漆作為保護,隨著樓房建成年份變久,樓房的外立面歷經風吹雨曬,就會出現、起殼、空鼓、滲水等跡象。傳統的檢查模式,需要“蜘蛛人”進行排查,這種方法費時費力,準確度也難以控制。無人機和吊艙的出現則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點。無人機搭載吊艙,對大樓進行細致的掃描,就能夠將建筑外墻的情況盡收眼底,就像給大樓拍CT一樣。這種吊艙需要具備紅外熱成像的功能,通過太陽照射墻面的溫度,捕捉肉眼不可見的隱患,如果外墻存在缺陷,則會呈現“熱斑”和“冷斑”兩種形態。搭載吊艙的無人機一二十分鐘就能檢查完一面墻,效率是人工遠遠無法企及的。
雖然目前AI還沒有那么讓我們滿意,但是在許多領域,當前的AI發展程度已經完全能夠替代人工,勝任一些工作,圖像標注就是其中之一。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自動駕駛等行業都需要進行大量的圖像標注工作,這些相關企業要么自己搭建團隊,要么尋找外面的公司,于是就產生了大量的圖像標注師崗位,這些崗位薪酬大都在4-6K之間,隨著崗位數量的增多,成本也不斷增加。對于專業的圖像標注公司而言,有著源源不斷的任務,那么這些圖像標注師幾乎不可能出現空擋時間,而對于有圖像標注需求,但是這些需求并不持久、或者說斷斷續續,那么在這個空隙時間內,圖像標注師就是一個閑職,產生的成本將是一個負擔。振動測試是否通過正是確定板卡能否在這樣的環境下正常完成工作的關鍵手段。
無人機吊艙除了在安防巡檢、應急救援等領域有應用前景外,隨著2024上半年低空經濟的大力發展,吊艙迎來了又一大應用市場。利用無人機載物運輸,具有便利高效的特點,它能夠彌補傳統運輸的不足,提高交通運輸的效率和靈活性,能夠有效連接城區與郊區、城與城之前的資源互送,做到資源的協調調配。低空經濟以無人機為載體,載動物品進行低空運輸,這個過程中就可以用到無人機吊艙,慧視無人機吊艙內置攝像頭+AI圖像處理板,能夠清晰獲得無人機前方畫面,在運輸時能夠實現避障等操作。慧視光電開發的VIZ-GT07D三軸雙光慣性穩定吊艙,集成了640×512高分辨率紅外相機、1300萬像素的全高清可見光相機和陀螺穩定平臺。超小的體積和重量,攜行方便,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間,都能夠獲取清晰的視頻畫面,為無人機運輸提供便利。慧視RK3588圖像跟蹤板支持圖像識別模塊識別目標(人、車)。重慶接口豐富圖像識別模塊板卡供應商
RK3399圖像處理板是我司自主研發的圖像識別模塊板,該板卡采用國產高性能CPU。陜西機載吊艙圖像識別模塊研發
隨著AI的快速發展,對應的軟硬件也得到了快速的普及,蘋果公司已經推出了新一代的具有AI功能的系列產品,Intel也推出了具有AI能力的新一代芯片。無論是無人機用吊艙產品還是邊海防用轉臺產品,如果前端沒有具有AI能力的圖像處理板卡或智能跟蹤設備,沒有高性能的AI算法,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優勢。特別是針對一些特定場景或特定目標的檢測跟蹤性能提升,圖像算法工程師的壓力與日俱增。按照傳統的做法,需要經過數據采集、人工標注、模型訓練、模型部署、效果評估等流程。陜西機載吊艙圖像識別模塊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