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要學會與作者對話。與作者對話的閱讀方式,既似聽大牛來一場干貨滿滿的演講,又似與一位水平遠在你之上的老師進行辯論。篩選關鍵詞——拎出邏輯結構——論證對方的邏輯結構,這是深度閱讀的三個步驟,先明白對方想要表述什么,然后搞清楚他是怎么表述的,這中間有沒有一些問題,或者說邏輯上的漏洞?一個作者,下筆之前必定有思路,把思路總結歸納或者發散演繹,這就是一個作者的行文邏輯,我們可以做出這個作者的思維導圖,或者說邏輯結構來幫助我們整理思路,順帶驗證對方的邏輯結構。但入門級別的讀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把整理出來的思維導圖誤以為是閱讀的結果和收獲,姑且不論筆記何時會再看,更不知一個空洞的邏輯框架只能幫人喚醒知識的脈絡和記憶,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使用這些知識,或者說作者是怎么得出來的這些知識?不要把讀書筆記當作閱讀的結果和目的,他們只是輔助性的工具。世界讀書日,讓書本成為你的朋友,愿快樂與智慧與你比肩。家校聯動促進閱讀成長活動
雖然知識就是力量,但是讓我們改變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學習完之后的真實行動,只有我們去踏踏實實的踐行,才會讓知識成為力量。其實在閱讀和行動之間還有一個看不見的過程,就是深度思考,認真思考一下可以怎么把這個知識點用到自己的生活里,只有想清楚了,才會有動力去行動。通過閱讀提高孩子的學習力和創造力,是閱讀的重要目的之一,但它不是靠閱讀本身的間接學習達成的,而是通過知行合一的方式,把紙上閱讀到的故事,通過閱讀后的真實體驗,去讓孩子感受、從而固化在孩子身心的。浙江閱讀成長計劃閱讀讓我們心情愉快,讓我們進入一個情感世界。
閱讀的目的應該是愉閱身心,一切急功近利,功利性強的閱讀都會扼殺孩子閱讀的興趣。閱讀千萬不能走入識字、背誦、認知、講道理的誤區。閱讀是愉快的精神體驗,是一件單純而美好的事情。 當兒童面對一本書時,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識記要求,他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識記上,而把閱讀的興趣放到次要地位。一旦孩子意識到讀完一本書后有那么多任務等著他,閱讀也就成了負擔。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早期閱讀的積累自然而然會讓孩子在小學階段識字學習中厚積薄發。 我們應該用文學的心境來欣賞每一段優美的文字,從生命的角度來體驗每一個真摯的故事。
訓練閱讀技巧時,要根據閱讀者的能力去選擇適當的讀物。知識是多種多樣的,有文學、歷史、哲學、科學等之分,也有實用性和理論性之分。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也有著文言文、小說、新聞資訊等不同的分法。根據閱讀者的能力水平,讀物的難易程度也是不同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對這個問題作了詳細的闡釋:“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想變成一個更好的閱讀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書或文章都讀。如果你所讀的書都在你的能力范圍之內,你就沒法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你必須能操縱超越你能力的書,或像我們所說的,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只有那樣的書能幫助你的思想增長。除非你能增長心智,否則你學不到東西。”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學會篩選對我們有用的書進行閱讀。閱讀是一個欣賞美的過程。讀書能讓我們有千里眼,不出門,就會認識世界。
三種好的閱讀方法:一,你讀給孩子聽就行了,還要孩子讀給你聽。因為聽講的吸收在學習金字塔理論里只有5%的效果,而再講給你聽這樣的角色對換的實踐體驗可以達到80%的學習效果。二,你講幾遍給孩子聽,再讓孩子講幾遍給你給家人聽。這里的講不等同于讀,它是在認識的基礎上有著自己的理解與創造,在這樣反復的講與說中增強孩子的閱讀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三,可以討論一些簡單的問題。問題的提出絕不能上升到道德問題上面,比如,你覺得他做得對嗎?為什么?我們不要從小給孩子這樣所謂的道德認識。而是引導孩子去觀察,觀察圖畫的內容,觀察人物的變化,這才是閱讀要做的事情。稍稍提醒的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每天有意識地認識10個字左右,因為一二年級的學生學習的重要任務就是識字,而復現是識字的好方法,在反復讀和反復講的過程中,孩子的識字量在不斷增加。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小學生閱讀成長管理系統
書籍是他人智慧的結晶,通過閱讀你可以了解到遇到相同問題時,別人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你走過多的彎路。家校聯動促進閱讀成長活動
閱讀的精髓在于是否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閱讀才能有所成長。閱讀實用型的書與閱讀小說、文學不同,前者大部分時候是為了娛樂自己,豐富自己額精神世界,而后者是一個與各種角色溝通對話的過程,并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得到職業技能和心智上的成長。所以實用型的書閱讀起來會更有目的性,會比小說讀起來更慢、更累,但終得到的效果也會立竿見影。我個人的閱讀習慣是將實用型書的閱讀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與不同的身份角色進行對話論辯的過程,從對話與溝通中把握問題的精髓。家校聯動促進閱讀成長活動